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1部分

祚命運最為關鍵之刻;在他本應該與聖主齊心協力;與國祚生死與共的時候;他背叛了聖主;背叛了國祚;帶著弘農楊氏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弘農楊氏是皇族的根基;與皇族的命運息息相關;根基衰敗了;死亡了;皇族的命運可想而知;國祚的命運可想而知。

來護兒極度震驚;就震驚在此。楊玄感造反;就等於弘農楊氏造反;而弘農楊氏造反;豈不等於埋葬同根同源的皇族;埋葬自己的王國?

。。。

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

來護兒很快冷靜下來;考慮對策。

雖然楊玄感突然叛亂;東都危機突然爆發;大運河就此斷絕;導致二次東征岌岌可危;但這依舊在聖主和中樞的預料當中;並且早已擬製了應急之策。當然了;這是最壞的局面;是聖主和中樞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而應急之策也僅僅是救急;治標不治本;若想解決根本問題;化解這次危機;尚需根據形勢的發展拿出行之有效的對策;也就是說;二次東征肯定要中止;聖主和遠征軍肯定要返回東都;攘外必先安內;先把內部危機解決了;才能集中精力對外。

但現實問題是;黎陽失陷了;永濟渠中斷了;南北運輸大動脈斷了;南方的物資已經無法運到北疆;而北疆所囤積的物資是有限的;無法保障北疆鎮戍和東征戰場的龐大需求。來護兒做為衛府最高統帥之一;對北疆物資儲備的數量還是知道一些的;正常情況下;可以維持三個月左右;戰爭時期;可以維持兩個月左右。

大運河於六月初三斷絕;而楊玄感叛亂的訊息至少要到六月中旬才能送到聖主手上;但東都在奏報的時候如何陳述;直接影響到了聖主和中樞對這場危機的評估和判斷;假如東都盲目自信感覺良好;或者出於狹隘私利避重就輕;讓聖主和中樞對這場危機做出了錯誤的評估和判斷;未能在第一時間內中止東征;撤軍時間一旦拖到六月底或者七月初;那麼北疆所囤積的物資;包括涿郡、北平、遼西臨渝宮、遼東望海頓和懷遠鎮等地所囤積的全部物資;在大運河斷絕快一個月的時間內未能得到補充的情況下;只剩下一個多月的儲備了;根本不可能支撐幾十萬遠征軍和隨軍民夫長途跋涉返回東都的物資所需;也就是說;聖主只能帶著行宮和禁衛軍返回東都;解決東都危機的軍隊只能在國內抽調。

然而;當前國內可徵調軍隊十分有限;西北軍肯定動不了;即使呼叫也要幾個月之後;而且人數有限;北疆鎮戍力量已十分單薄;除了涿郡還能調出部分軍隊外;其他地方根本無兵可調;江都的軍隊要鎮戍江左;承擔衛戍東南疆的重任;不到迫不得已不能調離;如此一來;除了被直接捲進這場風暴的兩京衛戍軍外;現在可呼叫的軍隊只有東萊水師。

但是;東萊水師當前的任務是渡海遠征;水師將士必須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準備渡海;除非接到聖主中斷東征的詔令;否則他們就不能被東都危機所於擾;更不能為了支援東都而擅自推遲甚至放棄渡海。

來護兒反覆分析和推演後;做出的決策是;先不管東都危機如何發展;也不管東都在楊玄感的圍攻下是否危在旦夕;先竭盡全力收復黎陽;打通南北大運河;只要南方的物資源源不斷送到北疆;那麼聖主和中樞就能牢牢掌握主動權;就有更多的選擇;既可以把東征進行到底;也可以回師東都平叛;當然了;更重要的是可確保北疆鎮戍的安全;只要北疆數千里長的邊防固若磐石;只要南北雙方始終維持和平;聖主和中樞就不會腹背受敵;衛府軍就不會兩線作戰;就能集中精力解決楊玄感的軍事政變和由此引發的東都危機。

來護兒請來了周法尚和崔君肅;共商對策。

周法尚和崔君肅都很震驚;沒想到突然之間東都局勢惡化到如此地步;這基本上可以宣告二次東征失敗了;結束了;而新的國防和外交大戰略遭此重挫後也基本上“流產”了;而更嚴重的是;東都慘遭重創;各大勢力重新洗牌;未來中土政局必將迎來一個劇烈動盪的時期;改革必將陷入停滯甚至倒退;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聖主和中樞再遭重創後;自身權威降到了最低點;不要說駕馭朝堂上的各大勢力了;就連朝政都難以控制;而根基不穩的中央集權“大廈”必將因此而坍塌;門閥士族“粉墨登場”;在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盛宴上饕餮大餐。

江左人的利益與聖主的利益緊密相聯;聖主衰落了;江左人的既得利益也就保不住了;所以從來護兒和周法尚的立場來說;他們沒有選擇;只有竭盡全力支援聖主;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