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1部分

陣;刀刀見肉;就算兩敗俱傷;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如此看來;越王楊侗是否就像表面上看到的那般距離皇統最近?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越王楊侗能否贏得皇統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水落石出”之前;崔氏和山東人也罷;鮮卑八姓勳貴也罷;在“鷸蚌相爭”的同時;還必須向聖主這個“漁翁”妥協和讓步;否則聖主只要和雙方中的任何一個聯手;另外一個就“死翹翹”了。

“崔賾的命令出不了越王府;樊子蓋的命令也出不了留守府;兩個決定東都命運的人都無法掌控東都局勢;都無法指揮東都衛戍軍;這就是現在的東都。”李珉搖頭嘆息;“黎陽之所以敢於舉兵;越國公(楊玄感)之所以敢於發動兵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東都各大勢力各自為政;一盤散沙;根本抵禦不了外來力量的進攻。”

李風雲頻頻頷首;認同李珉的分析;同時一個重要人物進入了他的視線;那就是太府卿、安昌公元文都。

“我們若攻陷伊闕;威脅東都;安昌公會有何種反應?”李風雲問道。

“沒有反應。”李珉回答得非常於脆。

“何解?”

“在今日東都;樊子蓋不過是安昌公的一個政敵;而崔賾則是安昌公必殺之人。”

李風雲霍然驚醒。

。。。

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

歷史上;楊玄感在舉兵之初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從黎陽殺到東都城下幾乎就沒有碰到像樣的抵抗;無論是大河天險還是京畿關防要隘;都未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而大部分東都衛戍軍和京畿地方武裝;都在楊玄感的“攻擊”下失敗了;投降了;結果短短時間內楊玄感的軍事實力便膨脹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由此可見當時東都內部**之激烈;越王楊侗和東都留守樊子蓋實際上都無力掌控全域性;都無法整合東都的政治力量有效抵禦楊玄感的攻擊;直到西京表明了立場;“出手”支援;東都局勢才有了根本性逆轉。

李風雲認同李珉的分析。目前局勢下;聯盟拿下伊闕口;在京畿關防上撕開一道缺口;的確有利於東都局勢向有利於己方的方向發展;但問題是;若此舉“刺激”了西京;迫使西京提前表明立場;那結果便截然不同了。

李密蓄意隱瞞伊闕守將韓世諤和楊玄感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否就是擔心提前拿下伊闕後;會導致局勢向不利於己方的方向發展?畢竟聯盟軍隊肯定要突破伊闕口;而李密肯定也會用上韓世諤這顆重要棋子;到那時秘密暴露;真相大白;李密如何向李風雲解釋?難道當真與李風雲翻臉?所以李密肯定有足以說服李風雲的正當理由;而這個理由肯定對聯盟有利;否則雙方就要結仇了;以李密的智慧;尚不至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李風雲把自己的疑慮告訴了李珉;“蒲山公蓄意隱瞞;理由是甚?隴西危機爆發;元弘嗣失去了對西北軍的控制;關隴人不再懼怕越國公(楊玄感)的要挾;必會展開凌厲反擊;這種危局下;黎陽不得不提前舉兵;對此蒲山公應該一清二楚;他之所以選擇與某合作;就是因為這一變局的出現。”李風雲眉頭深皺;稍事沉吟後繼續說道;“因為合作;雙方之間才建立起來一點信任;蒲山公和某都很珍惜;所以;某認為蒲山公蓄意隱瞞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不想過早拿下伊闕口;以便震動兩京;引發更多變數。”

李珉搖搖頭;不以為然地說道;“在某看來理由很簡單;蒲山公對楊玄感失去了信心;對這場兵變也失去了信心;但他不甘心;他依舊有為理想而捨生身取義的激情和動力;他試圖藉助你的力量;挽救這場兵變;挽救他對未來的希望。”

李風雲有些錯愣;對李珉的這番話頗感驚訝;不過仔細想想;以李密的性情、智慧和志向;李珉的推斷非常合理;自己的確大意了;以為李密還沒“成氣候”;就輕視了他;結果反被李密算計了。

李風雲微微一笑;說道;“蒲山公此刻就在伊闕口;如果他突然看到你;會是怎樣的一副表情?”

李珉聽出了李風雲話裡的揶揄之意;立刻便猜到了李風雲的弦外之音。李風雲不在乎李密怎麼想;他只在乎李密是否願意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必須符合聯盟的利益。

“有蒲山公的合作;伊闕口指日可下。”李珉遲疑了一下;正色問道;“你是否同意即刻拿下伊闕口?”

李風雲沒有猶豫;斷然決策;“馬上拿下伊闕口。”

聯盟拿下伊闕;東都震驚;訊息會在第一時間傳到黎陽;同時也會迅速傳到西京;而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