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有再遭失利之痛,且其兄兵部尚書段文振已病逝,其在東都的助力已不足,為策安全,段文操必然要向實力較強的齊郡張須陀和彭城崔德本求援。齊郡義軍遍地,張須陀內憂外困,焦頭爛額,而彭城境內穩定,崔德本從山東人的整體利益出發,應該施以援手,但奇怪的是,我們在魯郡沒有看到彭城軍隊,卻看到了張須陀的齊軍。”

“張須陀是關隴人,且自身深陷困境,他為了支援段文操不惜一切代價,為什麼?”

“我們都能看到張須陀離開齊郡後所留下的致命要害,難道張須陀看不到?段文操看不到?魯東北各路義軍看不到?既然大家都能看到,那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這是一個計謀,一個陽謀。”

李風雲目視眾人,問道,“諸君能否推衍出張須陀之計?”

官軍有要害,有短處,有劣勢,義軍便可對症下藥,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眾人的信心隨著李風雲的分析而逐漸增強。有信心便有了勇氣,有了勇氣便敢於與強大對手作戰。李風雲仿若有魔力,在短短時間內鼓舞起了豪帥們的鬥志,讓他們遏制住了心裡的恐慌與畏懼,決心堅守誓言,齊心協力聯手抗敵。

眾人經過一番商討,一致認定,張須陀妄圖一石二鳥,先以主力橫掃魯西北,把魯西北各路義軍逼迫到蒙山腳下,以便一戰而定。在其征戰魯西北之時,魯東北各路義軍必會乘機侵掠齊郡,張須陀只待時機合適,必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勢殺回齊郡,給魯東北義軍以重擊。

針對官軍的策略,李風雲與眾人議定,在魯郡戰場上採取守勢,堅決不與張須陀決戰,但也不退回蒙山,而是想方設法把張須陀拖在魯郡,給魯東北義軍殺回齊郡,混亂齊郡局勢爭取更多時間。

“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與齊州各路義軍取得聯絡,傳遞出訊息。”李道,“兩地義軍若能默契配合,攜手作戰,則必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予張須陀以重創。”

濟北韓進洛、甄寶車兩位豪帥與齊州左君行、左君衡兄弟不但認識,還交情匪淺,與裴長子、石子河兩位義軍首領也有數面之交,所以兩人自告奮勇,願遣使秘密趕赴齊郡,聯絡魯東北各路義軍。

李風雲遂下令,在巨平、陽關和梁父一線構建防禦戰陣。由蒼頭軍守巨平,濟北軍守陽關,東平軍守粱父,各軍互為支援,聯手阻御張須陀。

張須陀迅速逼近,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張須陀對叛軍擺出的決戰態勢頗感意外。

堅守意味著廝殺,而廝殺就有傷亡。叛軍號稱數萬,實際上能作戰的只有數千人,與齊軍相比處於絕對劣勢。這仗一打,叛軍還能剩下多少?當然齊軍也有損失,而這個損失是張須陀不願承當的。君子顧其本,齊郡的叛賊越剿越多,局勢惡化,張須陀在自己的事情都尚未搞定的情況下,又豈肯為段文操和魯郡付出慘重代價?再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張須陀尚沒有高風亮節到割肉飼鷹的地步。他的主旨是以最小代價贏取最大利益,這就需要計謀。以謀略取勝乃用兵的上乘之道,而一力降十會不過是一種理想狀態,就張須陀目前的實力來說,如果一味蠻幹,橫衝直撞,肯定與願望背道而馳,在用兵上亦落了下乘,有辱張須陀的老軍尊嚴和赫赫聲名。

張須陀不願傾盡全力打,而義軍卻抱著玉石俱焚之決心堅守不退,雙方都擺出了決戰態勢,這使得戰局迅速陷入僵持。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

《戰隋》最新章節。。。

義軍將士面對氣勢洶洶殺來的官軍,面對把王薄、孟讓等義軍首領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的張須陀,若說不怕那是假的。即便是韓進洛等豪帥,在傳達命令和鼓舞士氣的時候,也是色厲荏苒,惶恐不安。

但李風雲給義軍將士提供了一個舒緩恐懼、增強勇氣、可以抵擋血雨腥風的堡壘,那便是巨平、陽關和梁父三座城池。據城堅守,與野外對戰,對弱不禁風不堪一擊的義軍來說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而正是因為堡壘的存在,有了對抗官軍的基本條件,韓進洛等四位豪帥和他們的部屬們才下定決心堅守。

接下來狂風暴雨並沒有呼嘯而至,張須陀和齊軍並沒有發動攻城大戰,這應證了李風雲對戰局的推衍。韓進洛等豪帥在逐漸穩定了焦慮情緒的同時,也逐漸減少了對這位來歷神秘的白髮帥的懷疑,對其信心亦有所增加。他們的麾下將士同樣因為沒有看到預料中的狂風暴雨而惶恐漸去,隨之而起的卻是更多的勇氣和信心。

然而,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