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起,不得不支援皇帝改革,不得不幫助皇帝打擊以關隴貴族集團為主的保守力量,但一旦山東人掌握了朝政,同樣會成為阻礙改革的保守力量。對此皇帝和改革派心知肚明,改革真正的阻力,就是豪門世家,就是貴族集團,所以,在山東貴族集團有意識地利用“改革”來打擊關隴人的同時,皇帝也在利用“改革”蓄意挑起山東人和關隴人之間的鬥爭,讓貴族們自相殘殺,而皇帝和改革派們則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

貴族們對皇帝和改革派們的險惡用心當然一清二楚,於是將計就計,該鬥爭的時候一定鬥爭,毫不手軟,殺得血肉橫飛,而該默契的時候,絕對默契,雙方聯手抗衡皇帝和改革派,阻礙改革程序。比如在戡亂剿賊這件事上,山東人和關隴人就有默契,都有意識地不作為,甚至推波助瀾,以混亂局勢,阻礙東征。東征失利了,對皇帝和改革派來說,當然是一記悶棍,尤其對正在進行的改革來說是一個重創,而對反對改革的貴族們來說,東征失利是件好事,可以對改革發動強有力的反攻。

河北叛亂屢剿不平,崔弘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同理,齊魯叛亂屢剿不平,與關隴人和齊魯人之間的“默契”也有著直接關係。但皇帝和改革派急於東征,為了確保東征的勝利,大河南北的叛亂一定要剿滅,為此,皇帝和改革派們不得不想辦法。

在河北,皇帝把崔弘升調走了,那在齊魯呢?皇帝又會想什麼辦法以加快戡亂剿賊的速度?

崔弘升離開河北了,並不代表崔氏在冀州的影響力就消除了。清河崔氏是冀州地區的第一豪門,冀州地方勢力的核心力量,可以預見,河北的戡亂剿賊肯定是步履維艱。齊魯地區的形勢相對複雜,即便有關隴人和齊魯人的默契,但東萊屯駐有中土水師,其兩大統帥一個是來自江淮的來護兒,一個是來自江左的周法尚,都是皇帝的親信,也是支援皇帝改革的軍方大佬,有他們的干涉,齊魯的戡亂剿賊勢必會雷厲風行。

然而,十二娘子從崔氏的自身利益出發,打算到齊魯去“插上一槓子”,進一步混亂齊魯局勢,這便需要藉助崔氏安置在齊魯和徐州兩地的力量。

崔九卻有些猶豫,因為從當前中土大勢來看,東征不可阻止,而東征一旦開始,百萬雄師水陸夾擊,高句麗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所以他必須考慮到東征勝利之後,一旦皇帝和中央為了加快改革程序,向崔氏“大打出手”,崔氏如何應對?但是,如果東征大敗,崔弘升做為東征大軍的統帥之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崔氏又如何拯救自己的家主?又如何抵禦因此而刮來的風暴?

崔九把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

白髮刑徒越是厲害,就越是不可控制,就如一把雙刃劍,崔氏拿在手上,可以傷人,也會被劍所傷,風險非常大。

“東征勝利了,長期來看,對我崔氏不利。”十二娘子說道,“但東征若是失敗了,崔氏更是首當其衝。大人並沒有自救之策,只能預先佈局,以最大程度地維護崔氏利益。大人在河北已有佈局,對河南亦有安排,而齊魯局勢過於複雜,若想掌控這一地區局勢,唯有藉助徐州力量。”十二娘子指了指案几上的書信,“此趟南下,即便沒有徐大郎的這封信,兒也要去彭城。”

崔九沉吟良久,問道,“徐家那個孽子,是否可靠?”

十二娘子笑了起來,“徐大郎雖然年少頑劣,但為人仗義,行事謹慎,尚可一用。”

“事關重大,切莫大意。”崔九囑咐道,“在我們和白髮賊之間,不能有絲毫的痕跡。”

“善!”十二娘子點頭道,“到了宋城後,便棄船乘車,日夜兼程趕赴彭城。”

崔九亦點頭,“叫徐家孽子馬上來見,不可延誤。”

十二娘子看到崔九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忍不住嫣然一笑,“九叔莫非要想殺了他?”

“正有此意。”崔九冷笑,“只是尚有用途,且留他一顆頭顱。”

。。。

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

《戰隋》最新章節。。。

漆黑的深夜,徐世勣登舟拜見十二娘子。

十二娘子必須確認徐世勣的訊息來源是可靠的,必須知道徐世勣能否充當崔氏的秘使,所以十萬火急把他召至船上。

“徐大郎才智不凡,即便是杜撰的故事,也引人入勝了。”十二娘子面含嘲諷之色,揶揄道,“一個卑鄙無恥的刑徒,到了你的故事裡,竟也成了半仙,有了神鬼莫測之力,高明。”

徐世勣忐忑不安,惶恐不言。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