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道:“我們曹家世代為臣,對大明朝忠心耿耿,殊得聖上恩寵,本是不至於受到威脅。只是如今國家紛亂,奸雄四起,家父與諸黨政見不和,引起了一些大吏的不滿,聖上也受了讒言,才使得局勢兇險。不但是我,就連東廠的叔父也受了牽連,朝不保夕。”
大明朝廷近年來內憂外患十分嚴重,皇帝朱由檢憂心忡忡,卻並非是很有主見之人,用人時疑心頗重,又經常在朝中各黨派之間搖擺不定,主意變換得極快,即使是直轄機構東廠,這位朱皇帝也一度有要罷黜的意圖。
華不石對朝政本不關心,這些事情與他風馬牛不相及,當然一無所知,此時只是靜坐在椅上,卻不答話。
曹暮雲亦是極擅查顏觀色之人,見華不石神情,便知他對這等話題並無興趣,忽然道:“華兄,你可知道小弟身上的這件長衫,和足下的布靴價值幾何?”
華不石道:“曹兄的穿著均是名家衣坊所制,價格大概總在千兩白銀之數吧。”
曹暮雲道:“華兄的眼光果然不錯,這件長衫在‘春華祥’綢緞莊中售價四百六十八兩,這雙布靴在‘廣盛福’鞋坊中賣七百一十兩,共計一千一百七十八兩白銀。”
“曹兄身份高貴,自是應當穿著些名貴衣裝。”華不石隨口應道,心中卻不解曹暮云為何有此一問,這位暮雲公子本不應該是那種喜歡炫耀衣裝的淺薄之輩。
卻聽得曹暮雲道:“其實這兩件衣服,即使用料考究,作工精細,其成本最多也不超過百兩紋銀,卻要賣到千兩以上的價格,這一門生意是不是很好賺錢?”
華不石道:“確是如此。小可今後若有機會,也定會去做做衣裝生意,想來也能賺大錢。”
第一百八十四章 贈扇
華不石道:“確是如此。小可今後若有機會,也定會去做做衣裝生意,想來也能賺大錢。”
曹暮雲道:“那衣坊做這麼一單生意,就能賺到千兩白銀,而一戶普通農戶,一年辛苦勞作,也賺不到五兩銀子,遇到水旱天災,甚至連飯也吃不飽,豈不是極不合理?大明境內如今的十多股義軍,均是由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其實亦非偶然。”
他微微一頓,又道:“偏偏當今朝廷的稅制,對於種田的農戶課以重稅,對商家收取的稅銀卻是極少,幾乎沒有,才使得窮者更窮,富者更富,難道不是更加不合理麼?”
一般官府中人把起兵造反的農民,都稱作“賊寇”,恨不能立時剿滅乾淨。這曹暮雲身為皇子,卻不但稱之為“義軍”,而且言談之中還對他們似乎頗為同情,而對於稅制之說,亦是頗有道理,時下按照官府所定稅率,農戶逢十稅一,而商坊則是三十稅一,的確極不公平,華不石聽在耳中,心中甚感驚奇,卻也不便插言。
曹暮雲道:“數月之前,朝中有大臣提議改革稅制,減少對農戶的稅率,而改對坊戶商家徵收重稅,家父十分贊同,便與之聯名上奏聖上,華兄認為此舉可正確麼?”
華不石道:“是否正確華不石不敢妄言,不過據我所知,但凡會使某些人損失利益之事,定會遭人抵促,江湖上就是如此,朝堂之上想來也不例外。”
曹暮雲道:“華兄高見!便是此舉為我曹家惹下了麻煩,那齊黨,浙黨等數家黨派聞得此訊,立時就向聖上參奏,誣陷家父貪汙營私,就連化淳叔父也受了牽連,幸好那些黨人一時間尚拿不出得力的證據,我曹家才能夠儲存到現在。”
華不石是一介平民,朝中政事與他全然無關,因此曹暮雲講述這些事情本是毫無意義,可是到了此時,華不石才忽然明白這位暮雲公子為何要對他述說這些。
大明朝明令禁賭,雖說大多數時候是一紙空文,但此項法令依舊存在。而“快活島”是長沙城中最在的地下賭坊,在當下與諸多黨派相互攻訐的緊要關頭,若是被朝廷裡的對頭髮現,“快活島”乃是曹家所開,那麼無疑將變成一項重大的罪名。
因此,曹暮雲才必須隱藏身份,絕不能被別人掌握他是“快活島”幕後老闆的證據。也因為如此,之前他們才竭力不讓孟青山進來,甚至不惜一戰。
曹暮雲道:“近年來大明國庫之空虛,已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駐守在山海關前的大軍,已有數月未發軍餉,家父所督統的部隊,朝廷亦是無力承擔餉銀。我曹家在江南開設了不少產業,這‘快活島’便是其中之一,其實每年賺取的數十萬兩利潤,大多花在了給屬下兵士購糧發餉,並非用於私慾,卻沒有想到,此舉反成了奸黨汙陷家父營私的把柄。”
“小弟此番從京師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