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規則辦事。這些國際規則包括作為上市公司每年遞交規範的年報和半年報,對涉及公司的重大事件作出及時詳盡的披露等等。
當然除了難以適應的麻煩和痛苦,資本市場也給青島啤酒帶來了機遇和用於發展的資金。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青啤H股和其他香港上市股票一樣出現暴跌,其股價最低的時候只有幾毛錢,遠低於公司的淨資產,這意味著公司整體價值被貶低。危難之際,青啤率先提出了回購H股計劃。股份回購是指用市場價格把發出去的股票回收回來,然後登出。這樣,股份少了,但公司的整體價值提高了。當公司的股價再次上升後,可以再次以市場價格發行相應數量的股票。當時,這種操作方式在國內還沒有先例,實踐中也缺少相關的配套法規,但這個計劃還是得到了包括中國證監會在內的國內監管機構的批准。採用了股份回購的方法後,其股價反彈很快。青島啤酒也由此成為了第一家採用股份回購的大陸公司。
2002年,青島啤酒在資本市場上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資本運作。10月22日,青啤公司與美國A…B公司簽署了戰略投資協議,在香港市場向A…B公司定向發行總金額為億港元的可轉換債券。此舉讓青島啤酒募得了超過14億港元的資金,同時也使A…B公司擁有了青島啤酒27%的股份。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四個階段
自青島啤酒上市以來,中國公司已經有15年的海外上市歷史。其間,有些公司的股票受到過熱烈的追捧,有些公司的股票跌破發行價,還有一些股票現在只值幾分錢。總體看來,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熱潮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1992年年底,中國證監會成立後不久就批准第一批公司到海外上市。上海石化、馬鞍山鋼鐵、儀徵化纖等8家國有企業緊隨青島啤酒的步伐,先後在海外上市。第一批在海外上市的企業絕大多數為國有企業,而且行業集中於製造業。考慮到中國政府一向對製造業大力扶持,而中國的GDP增長速度又高於世界平均值的1倍多,國際投資人對這些股票青睞有加。
第一次浪潮持續到1994年就消退了。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