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讀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程序。

在書的前言中說,“中國的第一個高新科技園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也是中國知識分子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把無形知識變為有形金錢的試驗田”。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知識分子應全身心投入科學研究工作,遠離商業圈子和商業活動。但是,改革開放之後,一大批中國知識分子發現科研和經濟關係緊密。沒有錢就無法從事科研工作,而科技成果產業化可以幫助他們掙到錢,從事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前研究員陳春先是第一個將科研與商業結合的中國新知識分子。改革開放後,陳和他的同事們是第一批由國家派往美國考察的科學家。受到矽谷的啟發,陳決定要在中國建立一個類似的科技輻射區,探索創立一個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能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工業產品並贏利的有效機制。

不論是對中關村還是對中國高科技產業,1980年10月23日都是一個里程碑:在這一天,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誕生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高新技術公司。

現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的戴衛說,“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個服務部只是高新技術公司的一個雛形,但是它成為科技與商業結合的一個嘗試,並在80年代引起了關於科研與商業之間關係的熱烈討論”。

從1980年到1984年,一些研究機構中膽大的技術人員開始試水中關村,其中包括當時供職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所的柳傳志。後來,柳傳志成為中國最大的一家跨國計算機企業聯想集團的奠基人。

1984年,聯想起家於一個僅20平方米的破舊辦公室,房間裡並無電腦。啟動資金是來自柳傳志原來所在研究所的20萬元。包括柳在內的員工共有11人,平均年齡超過了40歲。

與聯想同步起飛的還有40餘家小型高科技公司,其後“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開始初具規模,形形色色的小販出售由這些小科技公司生產的各種電子零件和產品。在這條街上,新興高科技與鄉野小販、簡陋攤位、混亂環境及超低價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這樣鮮明的對照也讓這條街遠近聞名。

1986年12月,《人民日報》以“北京中關村一場悄悄的變革,中國矽谷正在這裡孕育”為題,向社會各界報道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成長與發展情況。這篇報道引起了積極的反響。來自7個城市的百餘名專家開始對中關村進行可行性研究。

1988年5月10日,國務院頒佈的《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對中關村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個規定肯定了建立在中關村內的諸多科技公司的合法性,併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土地、稅收、及人員任用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它的出臺大大激勵了科技人員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的積極性;同時,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區在全國範圍內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段永基和一些科學家每人集資2萬元創辦了四通。在其後的20多年中,四通成為一個工業集團,旗下擁有一批上市的IT、物流、房地產和金融公司。段永基不僅擔任這個民營工業集團的董事長,還兼任國有企業中關村科技公司的總經理。

1988年,王志東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入口網站新浪網。當時,他只是一個大學畢業生。後來,新浪成為第一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IT公司。

小村莊孕育高新技術產業的騰飛(2)

到2000年年末,中關村有近千家高科技公司,其2000年總營業額超過2400億元。從1986年到2000年,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總營業額的年平均增長率為30%。

在此期間,中國國內尤其是在東部沿海地區,出現了興建高科技園區的熱潮。據科技部統計,1999年全國共有53個國家級高科技園區,科技、工業和貿易產業的總收入達到6560億元。這些園區的萬家企業的總贏利達到356億元,為國家納稅億元,高新技術產品和服務出口創收達106億美元。

由於地方的各類優惠政策和地方政府的鼓勵,到1999年年底,全國各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數目接近4000個。

成熟

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建設熱潮在本世紀初引起了各界的熱烈爭論。

雖然一些開發區成為華為、TCL以及中芯國際等中國頂尖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地,但是也有一些開發區大面積閒置或成為非高新技術企業的避稅天堂。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