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腦和調變解調器捆綁銷售。

1996年,張樹新在中關村豎起了一個巨大的廣告牌,上面寫著“中國人離資訊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當時,這個充滿霸氣的廣告曾讓不少司機迷惑,資訊高速公路是什麼路。實際上,向北1500米正是瀛海威的網路科教館。這個廣告牌使張樹新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的一個標誌性人物。

1997年,瀛海威佔據了中國80%的網際網路接入市場。瀛海威=網路=Internet,這是當時很多人對網際網路的理解,而瀛海威的網站則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個入口網站。

但是自1996年###開通ChinaNet之後,瀛海威面臨了極大的挑戰。ChinaNet收費低廉,逼得瀛海威的價格一降再降,後來頹勢一發不可收拾。巨大的虧損使張樹新與瀛海威的投資者產生了矛盾。1998年,她被迫離開瀛海威,宣告複製美國線上的模式在中國失敗。張樹新因此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的第一位“烈士”。

但是,“張樹新實際上是在中國普及網際網路的第一人”,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主任毛偉如是說。

搜狐創始人?張朝陽

10年前,張朝陽正式推出搜狐。10年間,他已將搜狐打造成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神話。

1995年,張朝陽加入一家叫做Internet Securities Inc (ISI)的美國公司並幫助這家公司進入中國。當時,他的工作其實並不複雜:每天從新華通訊社和《中國日報》上採集經濟執行的資料,然後放在ISI的網站上,這樣那些對中國經濟有興趣的人們都可以透過上網看到這些訊息。然而,這份工作卻讓張朝陽較早地理解了網際網路的本質。“後來我們意識到網際網路就是一個用於分享的開放的平臺,但實際上很多人那時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說。

1998年,張朝陽推出了搜狐。網民可以在搜狐上查閱和分享各類資訊。2002年,搜狐成為在納斯達克上市且第一個季度就已贏利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

然而很多當時紅極一時的網際網路公司最終都倒下了。瀛海威曾在中國複製美國線上的模式,但由於這種模式不符合當時的國情,瀛海威最終淡出業界。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亞信由於錯誤地轉向了系統整合領域後來也以失敗告終。

“亞信本來是一個資訊公司,但是最後偏要做系統整合。我們的大方向把握住了,實際上後來選擇做網上資訊分享平臺的公司都成功了”,張朝陽說。“1997年的探索使我們走向了一個開放的、共享的消費者媒體平臺。正是沿著這個正確的方向,我們才觸及到了網際網路的本質。因此1998年搜狐一推出馬上火了起來,而且流量特別大。重要的不是某一件事,而是那一年裡幾件重要的事把我們推向了正道上。很多企業沒有把握住,就沒有走向正道。”

如今,搜狐的股票價格是2000年IPO時的3倍多。2005年,搜狐更是一舉拿下2008年奧運會的贊助權,成為奧運歷史上第一個網際網路公司贊助商。

與喜好打高爾夫球的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不同,44歲的張朝陽如今依然過問搜狐每日的運營狀況。

“網際網路就像攀巖,要麼就是攀上去了,要麼就是掉下去了,不像房地產等其他行業可以爬斜坡”,他說。“所以網際網路公司的失敗率很高,小網站很難活,你必須在大網站醒過來之前迅速做大。大網站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最終勝利的唯一法寶就是創新。”

李衛濤/文

小村莊孕育高新技術產業的騰飛(1)

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興起自北京郊區的一個小村子。這裡不僅誕生了聯想、四通和新浪等中國頂尖高新科技企業,還培養了柳傳志、段永基和王志東等第一代中國高科技精英。

大約在一個世紀以前,中關村是一個只有37家農戶的寧靜小村子。到20世紀50年代後,幾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先後進駐這裡。現在,位於北京西北的這個“小村子”已經是高科技企業、風險投資家和專業研究機構的聚集地。中關村也已被大家公認為中國的矽谷和中國高新科技產業的先鋒。

成長

2007年年初,出身於記者、有十幾年高新產業報道經歷的凌志軍推出了《中國的新革命——1980—2006年,從中關村到中國社會》一書。此書以中關村科技園區這個改革開放的實驗基地為藍本,以中國企業成長的歷史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為切入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