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小小心願是:“保佑全家健康”,“做個好孩子”,“爸爸的病快些好吧”;也有一些快樂的祝願:“希望每月零用錢增加”,“希望活到105歲”,“希望遇到一個好女孩”等。凡是有年幼小孩的家庭也會在房間或窗外的某處繫上同樣的竹枝條,他們透過這樣的方式表達著對生活的願望和期待。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一身嚴肅的洋裝,只是從七夕開始,人們才會在夏天的各種慶典、節日或聚會時穿上漂亮的夏日和服。女人們把平時飄逸的髮絲利落地盤起,穿著木屐的走路姿勢也不同於平時;搖著團扇嘻嘻哈哈的孩子們,手提和式布袋結伴而行的少女,她們用歡喜的笑聲掩飾著羞澀。儘管寬鬆舒適的夏日和服給人流暢的美感,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穿和式衣服的行動不太方便,所以,人們只是在特定的場合,周圍人都穿和服的時候,和服身影才會羞羞答答地出現。夏日和服是夏天的服裝,雖然許多女人一年也很難穿上一兩次,但是她們還是會準備一套放在衣櫃裡。

提起七夕,我總是會想起一段令人汗顏的記憶。那是我們剛剛搬家到名古屋,兒子上幼兒園不久的事情。七夕快到了,幼兒園發來通知,讓家長帶著孩子參加幼兒園的慶祝晚會。那一天,我們全家一起去了。可是,在路上就發現氣氛和平時不一樣。三五成群的家長和孩子都穿著傳統的夏日和服,五顏六色,喜氣洋洋。再看看我們一家人,和平時穿戴一樣。我再仔細看看幼兒園的通知,上面並沒有對服裝提出要求。原來,穿夏日和服參加七夕晚會是眾所周知的習慣,只是作為外國人,我們一無所知而已。一切都晚了,因為我們家裡沒有這樣的衣服,去商店買也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只好硬著頭皮走進了幼兒園的大門。

七夕慶祝晚會開始了,在大操場上,在童謠《七夕節》的音樂聲中,孩子和家長們圍成一圈載歌載舞,做著傳統的遊戲。在上百個孩子當中,只有兒子一個人穿的是平時的服裝,他肯定是感覺到了自己和別的小朋友的不同,不過他還是平靜地和大家一起活動,可以看出他的情緒始終興奮不起來,我覺得很對不起兒子,但是不敢提一個字,我真的害怕如果孩子忍不住當眾哭起來就更難堪了。晚會終於結束了,我們一家人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生活中,日本人的很多習慣都是在我們經歷之後才瞭解的,不過這一次讓幼小的兒子承受了我們的無知,我為自己的疏忽懊喪不已。

為了補償自己的過失,幾天後,我買來布料,從圖書館借來做男孩夏日和服的書,在家裡一針一線做起衣服來。因為有了那套和式夏裝,在後來的幾個夏天,無論是過節還是外出,兒子都會很高興地穿上。也許這個滿足早已經讓他忘掉“害羞的七夕”。後來我才發現,這種衣服在很多商店都有賣的,也很便宜,只不過是銷售季節很短,我不曾注意到而已。

我們來自於七夕故事誕生的國度,可是從小到大不曾在七夕有過特別的活動。只是到了農曆七月初七,仰望夜空時想起老人們講述的牛郎織女的傳說,悄悄地祈願他們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時間更長一點,這就是小時候七夕給我的印象。

現在資訊傳遞手段發達了,影片電話、電子郵件的傳送可以使無論分隔多遠的情侶都能夠如同近在咫尺,現實生活中不僅再也不會有牛郎織女那樣可歌可泣的浪漫,等待中的渴望、重逢時的激動,分別時依依不捨的感覺恐怕也遠遠不如古人那麼感天動地了。

日本的七夕活動和愛情沒有直接的聯絡,童謠《七夕節》表現的也是孩子們的心情:“竹梢隨風輕輕揺,枝頭祈願路迢迢,牛郎織女鵲橋會,繁星明月映九霄。”和著童謠的韻律和歌聲,我在心裡默默祈願“保佑孩子們健康成長”。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服飾中的春夏秋冬

6月1日和10月1日是各機構團體更換制服樣式的規定日子。以這一天為標誌,日本的學校、商店、辦公室、車站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除了穿制服的學生和上班的群體之外,就連普通人的裝束也很明顯地和前一天不同。日本全國一齊更換服裝以至於這兩天成了日本季節畫面的切換標誌。尤其是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人們看不到山川色彩的變化;在恆溫的室內,人們感覺不到季節的溫差,只有不同的服裝體現出季節的更替,各種流行色彩告知著新季節的來臨。

本來,人們穿衣服除了根據氣溫的感覺調整衣服的厚薄長短之外,還會隨著流行、愛好和不同的季節選擇樣式和色彩。直到約10年前,對於許多人來說,調整服裝的意識中通常還要遵循歷史悠久的“更衣”習俗。無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