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強行攔車的人不只是阿爾芒·呂西一個人。他還若無其事地說,在往回運戰利品的時候,他還遇到“另外四輛大車,命運都一樣,都是以皇上的名義”……。
但事情還沒完。他的戰利品又多了一件淺灰貂皮衣(是另一個士兵拿不了送給他的),還有一些金銀首飾、珊瑚項鍊以及一個從御座上摳下來的綠寶石……他為沒能帶更多的東西回來而感到遺憾。
如果說經過兩天的搶劫,“法國人的軍營看上去象個巨大的舊貨鋪”,在當時
那種情況下,這毫不為奇,阿爾芒·呂西也如是說。
對那“別具一格的”景象,保羅·瓦蘭多有描寫:
“……法軍宿營地出現人們所能想象的最奇特最熱鬧的景象。帳裡帳外堆滿各式各樣的珍稀物品,這是一日之間發的橫財,盯著它,寄託著多少夢想……人們看見那些士兵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缺乏遠見,生性破壞,考慮不到行軍勞苦,把絲絨綢緞往揹包裡猛塞,就好象只要走那麼一程路就能把這些東西送給家鄉人似的。後來,氣惱時,就把那些帶不走的東西砸碎、撕爛或者弄髒。各處都是些豪華傢俱、絲綢,以及皇帝儐妃們的那些以金絲線繡的裙袍,再就是眼巴巴看著這些東西帶不走而掛在臉上的一副可憐而又可鄙相。至於銀子,多得幾乎不屑一顧,因為那東西份量太重。拿價值四百八十法郎的一塊金條去換幾瓶燒酒或者苦艾酒,這樣做計程車兵不止一個兩個”。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六章 法國人見證的洗劫(8)
巴贊庫也描寫過法軍軍營令人驚愕的場面:
“那裡營地看上去根本不象軍營,怪誕得出奇。加金絲交織的織物、五光十色的絲綢錦緞、藝術品、青銅器、極為精緻的寶物匣,統統堆在營帳前,有的被撕裂,有的東西只剩下半個。士兵們蹲在地上,用驚詫的目光注視著那些奇珍異寶,那都是掠奪來的、要統一瓜分的戰利品”。
10月9日
第二天,法軍撤離海淀村和圓明園,向距那裡三公里左右的英軍靠攏。英國人一直駐紮在北京城東北邊。法國軍隊橫跨通往安定門的大路紮下軍營,就在一座築有防禦工事的大營裡邊。糧食供應開始出現不足,不過大家能夠猜想到,孟託邦將軍不會因為離開一個遭到合乎規則搶劫的地方而遺憾。如果埃裡松伯爵說的是真的,那麼包括皇帝寢宮、召見大殿以及御座寶殿在內的所有建築物都已經一片狼籍。但是所有的宮殿、寶塔和文源閣本身都完好無損。
保羅·瓦蘭為這次撤兵感到惋惜,他認為為時過早。這其中可能有個人的考慮也可能有利益關係……他承認這是因為部隊供應短缺造成的。他感到遺憾的是,如果有深謀遠慮,本來可以很容易從磚瓦廠的那個村莊弄些糧食和食品,因為那裡有倉庫。那樣的話,就可以在圓明園附近多呆上幾天,“就可能從裡面多發現些東西。說中國皇帝和他的朝廷經常的駐地僅有我們計程車兵在皇后的寢宮蒐羅到的那些金條,那有點兒不可想象”。所以,保羅·瓦蘭為自己沒有時間好好地尋寶感到惋惜。
他尤為懊惱的是如果推遲撤軍,法軍就可以把那一大批不得不放棄的珍貴的青銅器和其它藝術品裝在軍車上運走,結果卻讓英軍和一些中國盜匪佔了便宜……
掠奪的贓物到底有多少,阿爾芒·呂西提供了一個概念。他發現“軍隊特別有眼力”。“我們沒有帶車子來,但是三百多輛車裝的全是戰利品”。所有計程車兵除了規定的揹包,還都背有沉重的包袱。有些士兵甚至強迫可憐的農民來為他們背東西,“然後用手牽著這些‘運輸工具’身後的附屬物(中國人後腦勺上的長辮子!)。這些士兵還得意忘形地嘲笑那些把什麼都背在自己身上的戰友”。伴隨著上述畫面的還有這樣的文字說明:“沙文搬家公司及其合夥人”。不敢恭維的幽默!
巴贊庫也有這樣的敘述,很多中國人“為窮困所迫或受金錢誘惑,完全象牲畜一樣扛著那些沉重的行李包跟我們走”。
隨軍新教神甫朱雅出於天主教道義情感,哀嘆道:“那些可憐的中國人為了一塊剩麵包或者一塊餅乾,就讓士兵把自己的髮辮系在他們的衣釦上”。他不願意看到那些中國人“揹負著士兵的一部分裝備”,跟在他們身邊艱難行走的樣子。他由此而看到,由於中國統治者沉湎於各種慾望而腐敗,使窮苦的中國老百姓地位卑下,受盡奴役……
他不失時機地以廉恥之父的口吻教訓道:我們在圓明園找到了“大量淫穢的東西”,這些發現只能“證實我們所瞭解的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