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也擅長輕功身法,更兼其心神強大而敏感,所以無論內裡的應變速度和外在的出招速度,嶽不群都稍勝左冷禪一籌,算是軟實力。

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制勝之道也!

左冷禪毫不猶豫的運足十成功力,劍劍注滿真氣,施展出了嵩山的快慢十七路劍法。霎時間,左冷禪的厚重長劍上烏湛湛精芒更盛,力若千鈞,屢屢盪開或擊偏嶽不群的長劍,而且其劍招忽快忽慢,動時劍嘯連連,勁風呼喝,靜時凝滯沉重,巍巍如嶽,動靜轉換愈發毫無端倪,卻又恰恰能夠有效的防守、截住或打斷嶽不群的劍招。

同樣,嶽不群也立時變換攻守方式,不僅緩緩運起紫霞神功,還以華山氣宗“以氣御劍”的高深秘法御使犀利迅捷無比的法狂風快劍和希夷劍法。其身形縱躍猶如脫兔,騰挪幾似驚鴻,劍上紫芒朦朧,勁氣犀利而不失堅韌,有效的剋制著左冷禪長劍中蓄滿的陽剛渾厚內勁,而且非同一般的劍速亦幻化出重重劍影,朵朵劍花,對左冷禪造成極大威脅,多次令其攻勢難以為繼,不得不回招抵擋······

嵩山快慢十七路劍法,乃是左冷禪武功有成之後,合門內眾高手之力,將諸多嵩山劍法及精妙的殘缺劍招彙集整理,總結完善而成的上乘劍法。此劍法氣勢森嚴,威力恢弘,配上嵩山特有的寬厚沉重的黑劍,一招一式猶如長槍大戟,縱橫千里,乃堂堂正正之師,已是而今嵩山派的主流劍法。論地位,猶在嵩山派另一路上乘劍法——子午十二劍之上。又因這類偏向堂堂正正、勢大力沉的劍法,最易受到詭異迅捷、變化多端的武功掣肘,所以嵩山劍法歷來注重劍速變化,忽快忽慢,收放不定,動則勁氣勃發,攻勢雷霆萬鈞,令敵不得不退避防守;靜則淵渟嶽峙,守如銅牆鐵壁,使敵無機可趁。快慢十七路劍法更是此間大成之作,其劍招之快慢、動靜、攻守變換流暢,卻又往往出其不意,縱然敵人武功詭異快捷、變化多端,也必然被打亂攻擊節奏,束手束腳,施展不開。

嶽不群早些就曾對嵩山劍法有過了解,之前又觀看了丁勉、陸柏二人出手,對於嵩山快慢十三路劍法的招式已然明瞭了七七八八。但此時,左冷禪全力施展的快慢十三路劍法卻讓他有種耳目一新之感。雖然都是同樣的招式,左冷禪在出手時機的把握上卻更加精準,快慢、攻守交替的更流暢,甚至對於某些招式中的劍速、角度、力度、方向的稍加變化,便即發揮出截然不同的效果。顯然,身為快慢十三路劍法的主要編纂者,左冷禪在此劍法上的造詣當真非同一般。以此而論,丁勉、陸柏等人便已著實難以望其項背!

嶽不群明知自己在力氣和功力上稍遜於左冷禪,自然不會用陽剛威猛的朝陽一氣劍以硬碰硬,而且考慮到嶽不群的速度優勢,便以狂風快劍和希夷劍法相配合,來對敵左冷禪嵩山快慢十三路劍法,雖然交手許久還未能佔得一招上風,但也不曾有過失手。

狂風快劍和希夷劍法都是華山諸劍法中的快劍劍法精髓。不同的是,狂風快劍是華山劍宗所創,招招式式都充滿劍宗以劍招為首,氣功為輔的風格,首重劍招之迅捷變化,講究出劍快、變招快、進退快、旋身快、遊走快,其間亦有借力變招、身劍合一等精妙招數,而希夷劍法卻是華山氣宗秘傳,乃是以氣宗以氣御劍之秘訣為根基,輔以精妙劍招的上乘劍法,運使者內力越深,則劍法威力越大。

道家修煉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為核心,但絕大多數修煉者畢生都只能在“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這前兩個階段打轉,而武當、華山等道家武林門派中人尤其如此,更因紅塵凡俗、江湖恩仇之擾,八九成的弟子門人僅僅停留在“煉精化氣”這第一階段。華山氣宗的以氣御劍秘訣,便是基於“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而創的劍術心訣,長久修煉,自能達至“氣與劍合”的精妙境界。在氣宗的內功高手看來,與其將時間用於苦苦修煉劍法招式,不如趁著年輕力壯時氣血充盈而抓緊修煉內功,早日臻至“煉氣化神”之境。到時內力深厚磅礴,不僅劍法一招一式的威力強大無比,而且精氣神充沛已極,當然學什麼都快,再以“神與氣合”的境界催動“以氣御劍”秘訣,便是“神與氣合”並“氣與劍合”,則“神”、“氣”、“劍”三者合一,自然而然就達到了“神與劍合”,即以神御劍,劍隨意動,念至而劍至的高深劍術境界。這般劍術造詣,縱使天賦上佳的劍宗弟子,苦練劍法數十年也未必能夠達到。當然,氣宗弟子能夠將內功修煉到“煉氣化神”境界者亦是百中無一,歷代罕有,而在此之前氣宗弟子的劍法必定差了劍宗弟子不少。兩相比較,內功修煉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