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不多時,一大壺涼茶被送了上來,雖然不是冰的,但在茶棚內的蔭涼處放著,也要比外面的空氣涼爽許多,眾人咕嘟咕嘟的連喝了幾大碗,十分過癮:“茶翁,在上一壺茶來。”薛明達一邊叫著,一邊扭過頭,對著薛仁貴道:“大人,這邊這麼折騰,遼國那邊會不會提前知曉我們的行動啊!”

薛仁貴呵呵一笑,道:“這點倒不用當心,樂安三面環山,地理不通,羅霄關在半月之前就明令只進不出,加上蝶樓密探出動,就算有隱藏在樂安境內的遼國探子,也跑不出咱們的手心,更何況陛下在北面大張旗鼓的攻打遼國大營,遼國大部分注意力都會吸引了過去,加上遼國南部各道紛紛爆農民起義,雖然駐馬軍道還算安靜,但也是暗流湧動,地方官都注意著自己治下,蝶樓那邊傳來訊息,連弓長嶺峽道駐軍都被抽調了大半,以彈壓地方,加上大淩河水道如今被封鎖,就算遼國探子得到我們要出兵的訊息,也要花費幾天才能將訊息送回去,而遼國作出判斷,在調兵遣將早就來不及了。”

弓長嶺,位於羅霄關西面的一座山嶺,也是駐馬軍東部屏障,弓長嶺與南部的野狐嶺,北部的茂山餘脈形成了兩個半弓形的峽道,北部道寬,地勢也相對平坦,但卻遍佈密林,亂石,沒有一條完整的道路,而南部的峽道則是一條穀道,相對狹窄,然而卻十分平坦,由於易於防守,所以這裡曾經是與樂安之地貿易的繁華商路,不過隨著兩國貿易斷絕,弓長嶺南部小道已經失去了商業的性質,而只作為一個關隘而存在。

大夏有羅霄,大遼有弓長嶺,也正因為如此,在這裡才會顯得異常平靜,否則以大遼駐馬軍道在大遼國內的地位,大夏早就打過來了,佔領了這片平原,大遼本就不夠食用的糧食,會陷入到糧荒危機。

隨手丟了一個銀幣在桌子上,一行人再次上馬,一路狂奔,終於趕在日落之前來到了羅霄關,羅霄關外如今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兵營,6續從土城撤出的兵馬都駐紮在這裡,西府之中的另一位將軍李篤(渤海降將,曾任西大營副總管)早就得到訊息,帶著一干將領在關外大道上迎接。

“鎮守大人,你可算是到了!卑下已經備好了酒菜,為大人接風洗塵!”

“有勞李將軍了,走吧,這一路上可是沒吃一頓安穩飯!”薛仁貴笑著進了羅霄關。羅霄關建在兩座大山之間,就好像一座水壩一般,整個關隘並不算大,頂多能駐紮五千人,關內的民房大多是商人建設的,不過隨著商道沒落,這些民房也成了士兵們的住所。

李篤帶著薛仁貴來到一個三進的院落,邊走邊道:“大人,這裡曾是一個大富商建的居所,不過才建好沒兩個月,商道就沒落了,商人將這裡賤賣給了官府,現在成了關內防禦使衙門,後堂已經燒了熱水,大人且換身衣服,我們在前堂等著。”

洗去一身的塵土,換上了一身相對舒適的錦袍,在兩個侍女的帶領下,來到前廳,軍中酒宴少了寫精緻,卻勝在豪氣,大塊的酒肉擺滿了長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撤去了酒席,就在這長桌上,一張大地圖被擺放在桌面上。

“本帥初來乍到,情況還不熟悉,你們誰來將情況介紹一二!”薛仁貴問道。

“大人,屬下羅霄關守備周旭,在羅霄關有兩個年頭,情況還算熟悉,羅霄關位於野狐嶺與茂山之間,扼守著樂安縣的西部門戶,也是抵擋大遼軍最重要的關隘,昔日遼軍東進,徐軍師在此立關,取名羅霄關,自此大遼再也無法威脅樂安,反而因為此關築成,大遼反而落了被動,為了防止樂安軍西進,正大遼在弓長嶺南北修築了兩道關卡,以為屏障,而三關之間的土地則屬於空白之地,弓長嶺北部大道寬闊,不過沿途卻多密林,加上亂世嶙峋,反而不好行進,而弓長嶺南部谷地小道,雖然道路顯得狹窄一些,但卻經過修築道路,道路平坦,可供四輛大馬車並排而行,唯一的關卡也就是弓長嶺要隘,這座關隘建立在兩山之間,平素駐軍為三千人,不過隨著大遼內部動亂,關內兵馬被抽調了一半駐紮地方,而剩下的一半也多是遼軍二線兵馬,加上自關卡建成以來,我們從未攻打過兩關,所以守軍無論是戒備還是戰鬥力都不會太高。”

“而打通弓長嶺小道之後,我軍可一路暢通無阻的到達駐馬軍平原,如今整個駐馬軍道兵馬不過過兩萬,而且分散駐紮在各村鎮,以防止可能出現的民亂,所以如今的駐馬軍道是一片散沙,如果我大軍長驅直入,定可在數日之內得駐馬軍全道。”周旭侃侃而談的道。

薛仁貴點了點頭,道:“北路難行,道路崎嶇,我大軍多以騎兵為主,看來只能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