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木柵之後的一個遼軍士兵的皮甲之中,噗的一聲,鮮血四濺,那士兵身前居然被那強大的破壞力直接射出一個血窟窿,而箭頭則插在他身後計程車兵的胸口。一箭雙鵰。

“前進!”軍隊再次的向前移動,不過移動的度卻異常緩慢,因為他們的任務只是掃除前方的障礙,遼軍在營盤之外百米的圈內,挖掘了無數的陷馬坑,陷阱,以及隱秘的壕溝,這些都是他們需要排查的。

大夏的第一波攻勢基本上是以試探排查為主,所以這一下午,三個軍的兵馬並沒有衝擊遼軍營盤,只是在前進到一條明溝前方,距離遼軍大營不足二十米的位置,後方就傳來一陣鳴金之聲,而雙方的對抗主要是以弓箭遠端打擊為主,不過顯然,雙方都沒有投入全部的力量。

隨著夕陽西落,大夏軍後撤三里,紮下臨時營盤,而從後方源源不斷運輸而來的各種攻城器械也6續送到,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即將爆。

殘陽如血,風如刀。

烽火五年六月十八日,羅霄關城,羅霄關位於遼,夏邊境,居於大夏沐風郡樂安縣西方,南北分別是野狐嶺和茂山山脈,羅霄關城就居於兩山之間,羅霄關東面為樂安縣內第二大城市,茂州,昔日羅世信還未投入大夏之時,樂安之地與大遼還算和平,茂州所產的銅礦,錫礦順著羅霄關運往大遼,為樂安提供了初期的展基礎。

然而在烽火三年,隨著羅世信投奔大夏,對於礦脈收歸國有,限制買賣,茂州的礦石就從此改變了路線,不在通行西部的羅霄關,而商道的沒落,也讓茂州到羅霄關的官道顯得寥落了起來。

當初為了買賣,徐茂公組織民壯五萬人專門修築了這條官道,以方便通行,兩年多過去了,官道依舊,但昔日官道兩側那三里一茶攤,五里一客棧的繁華卻早已遠去,只剩下那還沒有倒塌的土牆,以及那高聳的木杆上懸掛著一塊茶字在向人述說往日的情景。

隨著商隊的轉移,官道已經徹底成為兵道,除了每半個月一次運往羅霄關的輜重補給之外,官道已經沒有其他用途,而隨著大夏制定犁庭掃穴計劃,這條已經沒落的官道卻再次顯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色,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批的糧草輜重從後方轉運到羅霄關,讓這條官道再次繁華起來,每日絡繹不絕的車馬帶動了沿途的茶攤的生意。

薛仁貴從聖州北土城出一路快馬加鞭花費三日到達楞木河補給站,隨著乘坐船隻,順著楞木河進入大淩河,然後在承安城河港下船,再從承安城騎馬前往樂安,轉道通往羅霄關。

此番為了完成犁庭掃穴計劃,至少撥調了二十餘萬兵馬,其中以西鎮守府的五軍為主力,另外還配屬了四個遊牧騎兵軍,除此之外還從核心五郡抽調了不少作為二線隊伍存在的城衛軍,城衛軍的編制在大夏不屬於一線主力兵馬,大夏常備一線兵馬只有七府,外加禁軍,不到五十餘萬兵馬,而兵力不夠,也是先從輪備兵馬抽調,輪備兵常例保持在十軍以上,也就是十五萬人左右,而戰時則根據情況抽調,最多可徵集二十五軍到三十個軍的遊牧騎兵,也就是說大夏一線兵馬全部集合的話,至少有百萬左右,而正常維繫的兵馬卻只有七十萬。

除了一線兵馬之外,大夏還擁有著規模絲毫不弱於一線兵馬的城衛軍,城衛軍負責日常城市安定,巡邏,戒備,是一線兵馬的後備兵源,通常鎮級單位就要配屬城衛軍,小鎮在兩個大隊,大鎮在兩個衛,而城市通常會有營級配屬,而城衛軍的配屬也根據不同的地方而有多不同,比如新佔之地,城衛軍通常都會加倍配置,靠近邊境之地也會如此,而越是核心之地,城衛軍通常只會保持一定數量,保證地方穩定,而城衛軍的軍官大多是在戰場上受了傷的老兵擔任,這樣在訓練上,城衛軍並不會太差,只不過是少見了一些血腥而已,大夏十四府五十四郡差不多有近三百州縣,每個州縣至少有一營兵馬,加起來光是城衛軍就有四百三十餘營,一百一十多萬士兵,後備兵日常開支通常是由兵部出一半,地方出一半,加上後備兵花銷基本是一線兵馬的一半,大大的減輕了中央財政的支出。

“大人,在前方的茶棚休息一下吧!”薛明達看著頭頂上火辣辣的太陽,用手擦了下額頭上不住流下的汗水,對著身前的薛仁貴大聲的道。

“籲。”薛仁貴拉住馬韁,用手拭去額頭上的汗水,看了眼身後的將士,一個個風塵僕僕,滿面的疲憊之色,點了點頭,十餘人紛紛下馬,來到官道旁邊的茶棚,茶棚裡的老翁看到薛仁貴等穿著將軍鎧甲,個個氣勢不凡的官兵,連忙迎了出來:“幾位官爺,快裡面請,小老兒這就給你們倒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