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很多疑問也有像有了一絲頭緒!”
“這是一門絕世的儒道心法,非神通道術,卻是更加勝之!”金炎淡淡解釋,“詳細的來歷我已經不記得,不過僅餘的記憶中,一些修士踏入練氣境之時就開始修煉類似的心法,日後修煉神通道術,根本就不受陰陽之限制,極其強大!”
“這應該是遠古時期就已經失傳的‘儒道之術’!”天行劍靈顯得極為驚訝,“我曾經跟隨主人在一處遠古廢墟之中發現過關於‘儒道’的一絲殘缺記載,據主人的估計,‘儒道’並非屬於這個紀元的道術,屬於已經隕滅了的文明。”
“由於所發現的記載只有一星半點,雖然曾經輝煌的‘儒道’毋庸置疑極度強大,但還是不能說明就能不受陰陽相沖定律的限制!”天行劍靈還是抱質疑的態度,不過他如此緊張,也是為聶平的安全著想而已。
“我也不明所以,可我的記憶不會有錯!”金炎沒有爭辯,只是堅持自己的理念。
“我明白!”在眾人都為之不明的時候,聶平卻是一語驚人,“我明白為何修煉儒道之人不受陰陽相沖之限制!”
“儒生即書生,讀書明智,書生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明智’,智慧通達,方能更好,更容易的理解為人的道理,世間的道理,明辨是非,辯別正邪,這就是凡人俗世中的作用!”聶平緩緩說道,在踏入修真界以前,他本身就是一名書生,有些時候更加容易明白某些道理。
“如今的世俗之中,儒家學說的影響極深,教化世人,與強大的‘儒道’極其相似,卻缺乏修煉天道的神通法門,只能流為世俗明理之學說、、、”
“而‘儒道’卻是表達一種天道,修真之道,與世俗中的儒家學說一樣,使得修士可以更容易的理解明辨道之本質,從而包容陰陽,包容一切,甚至到以後修煉一途之上也能使得心靈通達,更容易的領悟衝破境界之間的壁障!”
沒有激昂的說詞,卻是毋庸置疑!
兩個區域性性失憶的神秘器靈,加上一個有數萬年經驗的老器靈也想不通的道理,卻被一個年輕的少年修士一言道破,這不能說聶平的見識就比他們要廣博,而是際遇感悟的不同而已。
“或許真的是這樣!”天行劍靈深有其意的點了點頭,他雖然跟隨著主人遊歷過不少的地方,卻是甚少接觸凡塵世界,不過他也覺得聶平說的很有道理。
金炎銀炎沒有開聲,因為不論是有沒有道理,他們都相信自己的道理!
“那就試試這個方法吧,我相信金炎,也相信我自己!”聶平說得隨意,雙眼之中卻滿是堅定之色。
“很好!”一貫沉穩的金炎不禁輕讚一聲,讚賞聶平的自信,以及對自己的信任。
金色火焰跳躍,金炎意念一動,不用聶平煩瑣的漸一閱讀,紫金之色的《大儒之仁》便化作一個個紫金色的小字鑽入聶平的腦中,直接印刻在意識之中。
(今天早點更新吧,一連三個重量級紅色炸彈,今晚去引爆第一個,大家祝我好運吧!)
………【第八十三章 儒之道】………
雖說修真界早已經超脫凡塵俗世,但兩者卻又極為相似,凡塵俗世之中的種種,同樣暗含諸多天地大道理。不過也僅僅只是‘道理’,卻與真正的‘道’的境界相距甚遠。
世俗中人所認識的‘道理’,與修真界追尋的‘道’,兩者之間的差別可以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來形容,兩者有相通之處,卻又有層次境界的不同,而神通道術就是對於‘道’的一種表達。
俗世中的‘道理’,或許就是缺乏一種修煉之法,能讓‘道理’昇華為‘道’的方法,而這卻是一道如天墜一般的溝壑。
就如世俗中的儒家學說與強大的‘儒道’之間的差距,儒家學說再強大,也只是世俗中的道理,而儒道,卻是以‘儒’之理論,剖析天地之道。
當然,在俗世中對‘道理’的理解越深,那麼對於‘道’的追尋也自然大有幫助。
聶平從小到大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儒家學說,特別是對仁,孝,禮,這方面有極深的親身感悟和體會,通道理的認知比之那些只是死讀書的仕子要通透得多,如今修煉‘儒道’中的頂級心法秘典《大儒之仁》,自然是相得益彰。
意識轉動間,不用聶平翻閱讀取,紫金之色的《大儒之仁》便化作一個個古老的儒道文字,傳入聶平的腦中,一條條儒家的至理天道便直接印刻在意識靈魂的深處,體內每一個角落都像響起著萬千仕子書生朗朗讀書之聲,以及大儒老者孜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