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幾天,拿出了一個詳細方案遞給了廠領導。廠領導自然會算賬:這幾個年輕人雖然嫩了點,畢竟是科班出身;他們如果能儘快成長起來,是整個廣西廠之福。
實際上,他們在向廠領導提出申請之時,便已經確定了自己的首個目標,即郭小川的長篇敘事詩《一個和八個》。
郭小川是當代中國詩歌界的一座豐碑。《一個和八個》寫於“反右”鬥爭最激烈尖銳的1957年。據郭小川說,有一天,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海默來到他家,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他在1937年至1940年間就曾聽說過這個故事,當時也曾冒出過創作念頭。只不過,海默講的比他過去聽到的要完整得多,也生動得多。尤其重要的是,1957年的社會環境極其特別。“我為什麼寫了那麼一些殺人犯?為什麼讓他們都被‘感化’過來?這也反映了我當時複雜的思想感情。這期間,我對周圍的許多人都是很討厭的。我覺得,這些人鉤心鬥角,追名逐利,有時又兇暴得很,殘酷得很,簡直沒有什麼好人。生活在這裡,甚至像生活在土匪窩裡一般。我想,在這樣一種環境裡生活,一定得有一種出汙泥而不染的堅貞性格,一定要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從自己做起,才能有些用處。”
詩作寫出後,郭小川交給了《人民文學》,當時期刊的負責人卻拿不定主意,於是列印出來給一些詩人傳閱,仍然沒有結果。郭小川便又將詩稿寄給上海的《收穫》,上海方面認為還是不發表為好。
到了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