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曾經擁有的——

奉獻的大地。

txt小說上傳分享

談接納(1)

在那小巷裡

開了這麼一個很新潮的咖啡店,

會有怎樣的“酷人”,往那裡聚集?

又會在他們交會時,

發出怎樣的閃電?

別把自己鎖在門內

有一天我到朋友家去,很驚訝地發現,他正喂懷裡的娃娃吃乳酪。

“我只是給她嚐嚐味道,讓她從小就習慣。”朋友笑道:“免得長大了,怕乳酪味道,還可能因此打不進洋人的社會。”

可不是嗎?在美國處處看見中國人拒吃加了“起司”的東西,說又酸又臭,令人作嘔。偏偏西餐裡常加乳酪,連雞尾酒會,都拿各種起司做點心。當我們不碰任何有“起司”味道的東西時,造成許多食物都不能吃了。

起司與臭豆腐

相對地,洋人常是不吃海參、皮蛋和臭豆腐的。甚至在中國待上幾十年的外國人,碰到這三樣東西,都敬而遠之。

於是,中國人常拿洋人開玩笑——

“您到中國多久了?”

“十三年了。”

“您真算是個中國通了。不過,您愛吃臭豆腐嗎?”

“我不敢吃。”

“對不起!您對中國文化是一通也不通了!”

這雖然是個笑話,卻有值得我們深思的道理。

為什麼中國人非但不怕臭豆腐,而且覺得好吃無比。西方人又視乳酪為珍饈美味,甚至不可一日無此君呢?

當我們拒絕一種食物的時候,是不是也拒絕了一種文化?甚至因此失去了許多情趣?

同樣的道理,當有一個人對你說:

“我不能吃烤的,因為會上火。我也不能吃炸的,因為會瀉肚子。我更不敢吃生的,因為會噁心。”

於是,你不能請他吃蒙古烤肉、美國炸雞,更不能請他上日本料理吃“生魚片”。

那是幸,還是不幸呢?

走向新一代

我有一位鄰居,專門向大工廠推銷經營理念,他對我說了一段很耐人尋味的話:

“當我去拜訪時,有些工廠老闆,無論多忙,都會安排時間,不但細細聽,而且提出問題。相反的,有些老闆只是一揮手:‘我沒空!’”他語重心長地說:“對於後者,我只有同情。因為他不但把我關在門外,也把他接觸一個新觀念的機會,關在了門外。”

他的話使我想起一老、一少。

“一老”是葉公超大使。我記得就在他過世前不久,還參加了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藝術家座談會。

滿頭銀髮的葉大使,扶著柺杖站起來,很客氣地“請教”一位新潮藝術家的創作理念。他很辛苦地站著,盯著對方,十分專注地聽那個比他小半世紀的年輕人分析。

我突然有種強烈的感動,覺得眼前這位外交耆宿,雖然已經七十五歲,仍然站在時代的前端。

至於那“一少”,則是位文藝界的朋友。有一天,她很不屑地對我批評一位二十幾歲的新作家,說那作品太膚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問題是,當我硬不信邪地看過之後,卻發現那文壇新秀的作品好極了。

我開始瞭解:

當一個人追不上時代,他表現的第一個特徵,就是否定新一代。他對新一代關上門,也把自己鎖進了舊時代。

開啟你的心門

只是令我驚訝的,是居然在新一代當中,也有人患了這種“關門”的毛病。

記得一群美術系的學生,曾對我說:“我們很討厭阿璧那一套。”

他們說的阿璧,是老一輩的畫壇宗師黃君璧先生。

也記得一群某名校的學生得意地對我講:

“我們是不聽國語歌曲、不看國片的。太沒水準了!”

他們豈知道,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也是關起了自己的門。不論對下一代或上一代,只要關起門,就使自己的眼界更窄、出路更有限。

談接納(2)

其實我的兒子,也做過同樣的傻事。

幾年前,當我放國語歌曲給他聽的時候,他很不屑地搖搖手走了。但是,沒過多久,他到了臺灣,接觸了臺灣的年輕人,也瞭解了臺灣音樂製作的情況。

他突然改了,說臺灣同時接受歐美和日本的最新資訊,在音樂創作上有驚人的潛力和成就。

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