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問題是口耳相傳,最能渲染擴大,於是以訛傳訛,把許多真實的事,加油添醋地說得玄而又玄。人們也就寧信那玄而又玄的東西,如同我年輕時,在武俠的浪漫與奇遇中,滿足自己的空虛與幻想。
只是這樣做會不會造成不務實?會不會有時在騙自己?當自稱不怕洋槍洋炮的義和團,引來八國聯軍,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之後,我們有沒有記取歷史的教訓,好好檢討我們文化中“虛誇”的部分,再創造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東西?
古人很偉大,我們寫的字,都是他們創造的。但是我們也要很偉大,我們要用祖先傳下的字,寫出一本“我們自己的秘笈”!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談朋友(1)
小時候,我們有媽媽推動搖籃的手,
有爸爸牽引扶持的手。
然後,
我們離開了父母,父母也離開了我們。
我們再能靠的,
是伴侶和朋友的手。
第三類接觸
在美國大學教“東亞美術概論”的時候,我都會順便介紹一些中國文字,像是地平線上出現太陽是“旦”,太陽落在草裡是“暮”,人被一個框框關起來是“囚”。
教了幾十個字,你知道洋學生最記得的是什麼字嗎?
不是最簡單的“日”“月”或“上”“下”。他們居然最記得朋友的“友”。因為“友”的古時寫法是“”,我只要寫在黑板上,對學生說:
“看!兩隻朝同樣方向的手,一隻是我們的,一隻是來幫助我們的。那個人,是我們的朋‘友’。”
學生就一直點頭、一直笑,好像一輩子也不會忘記了。
第三類接觸
用“手”來表現朋友是多麼神妙啊!
小時候,我們有媽媽推動搖籃的手,有爸爸牽引扶持的手。然後,我們離開了父母,父母也離開了我們。我們再能靠的,是伴侶和朋友的手。
他們原本可能是跟我們毫不相干的人,他們原本可能與我們是異國人或異鄉人。但是,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伸出了手。
多麼陌生又親切的手啊!那是朋友的手!當我們第一次接觸到朋友的手,就像“第三類接觸”,是何等地感動!
記得我初中的時候,長得很矮。連抓公共汽車上的手環都吃力。有時候更慘,因為連手環都沒有。如果加上沒空位,又擠不到有“直杆”的地方,就只好隨著車子東倒西歪,好幾次摔到女生身上。
有一位同學,天天跟我搭同一班車,他比我還矮、還慘。一天,我們突發奇想:
“當我們一隻腳朝車前、一隻腳朝車後站立的時候,比較不怕煞車啟動,而怕左右搖擺。相反的,兩條腿橫著站時,則不怕左右搖晃,而怕煞車啟動。既然如此,我們一人‘橫站’、一人‘直站’,兩個人再緊緊抱著,不就很穩了嗎?”
一直到今天,我都記得,當我直著站,他橫著站,煞車時,他把力量全加在我的身上。當車子左右搖擺時,我又靠著他的支撐,而沒有摔倒。
從這件事,我瞭解——朋友是可以相互扶持的。
相逢何必曾相識
高中時,我很愛登山,記得有一次跟救國團的登山隊,去烏來內山。那時候“娃娃谷”的瀑布還沒開發,不但要辦“入山證”,而且連路都看不清。
愈看不清路,愈過癮。我們一路攀爬,居然站到了瀑布最上方。但是,當大家都繞路下山時,我卻看見瀑布旁邊有條粗鐵絲,而自作聰明地抓著鐵絲往下滑。
突然間,我發現錯了。因為我的手會出汗,根本抓不住鐵絲。我開始順著鐵絲向下溜,愈溜愈快,眼看鐵絲已到盡頭,下面卻不是陸地,而是山澗。
就在那千鈞一髮之際,我居然停住了,先是在鐵絲的盡頭,不知被誰彎了個鉤鉤,使我的“衝勢”能止住。接著又有一隻腳、一雙手伸了過來。
“那人”把腳橫踏在山壁上,要我用腳勾住他的腳,又把我拉到懸崖邊的石頭上。
我嚇死了!隔了半天,才知道說聲“謝謝”。而他居然笑笑,若無其事地走開了。
三十多年來,我常想到那一幕。想到他的表情。心想:難道他不知道他救了我一命?也想,是誰在鐵絲的盡頭,那麼有心地“做了一個鉤鉤”?
我進一步瞭解:朋友可以是完全不相識的,可以是隻見一次,便一生再不會相遇的。也可能——
談朋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