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迦南人的語言中,是“日落之地”的意思。
迦南人被稱作世界上最古老的航海家,他們的船甚至能夠去往遙遠的東方。迦南航海家們用星辰來標記航道,無論他們航行到什麼地方,星辰永遠閃爍在他們的桅杆上方,他們便把這片大陸稱作“星羅古陸”。
根據迦南人的地圖,星羅古陸的面積是驚人的7億5000萬公頃,北方是永凍的冰海,南方是熾熱的雨林,東方的人們迎接日出的時候,西方還沉睡在濃如墨的黑夜裡,它是那麼地宏大美麗,還有很多地方是人類從未抵達的。
以地中海為界限,迦南人把東方稱作“阿蘇”,意思是“日出之地”,相對的西方就是伊羅伯。
在迦南人的世界觀中,太陽從阿蘇再往東的大海中升起,經過遼闊的星羅大陸,墜落在伊羅伯西邊的海里,透過幽深的海底隧道返回東方,週而復始。
古代迦南王曾經寫了一封國書給阿蘇的國王,信的開頭是這樣的,“日落之地天子致日出之地天子”。但這封信最終並沒有被送到東方國王的手中,因為路途太遙遠了,即使是最有經驗的迦南航海家們,也是十有八九葬身大海。
伊羅伯的歷史是一部戰爭史,從有人類開始,戰爭就從未停息。到了羅馬帝國崛起的時候,戰爭達到了最高潮,各國君主都以征服者自居,羅馬皇帝的王座上就雕刻著“偉大的伊羅伯征服者,被命運選擇的世界主宰”的字樣。
戰爭是那個年代的最高真理,君王們信奉著弱肉強食的法則,我強於你,你的土地就該歸我,我徹底壓倒了你,那麼你的宮殿、女兒乃至於王后都該歸我。
那是最殘酷的時代,戰場上的屍骨被戰馬踐踏,層層疊疊地堆積在泥土深處。至今古戰場的附近還有“撿骨人”這個職業,他們挖開泥土,從屍骨上剝下鏽跡斑斑的甲冑,重新錘鍊為鋼鐵。
那也是最悲哀的時代,爺爺和父親都戰死之後,哭泣的男孩們接替他們用稚嫩的雙手握住劍柄,而他們的母親和姐妹則被征服者當作戰利品掠奪,美豔者充當玩物,平凡者充當奴隸。
那是個要麼你吃人要麼你被吃的時代,你若不磨亮了你的刀劍隨時準備戰鬥,明天別人的刀劍就落在你的脖子上。
彌賽亞聖教就是在那個時代崛起的,最初他們只是一小群教士,在偏遠地方傳播一種全新的宗教。
他們聲稱世間存在著獨一無二的神,世界和人類都是神的造物,神愛著這世界也愛著世人,神只是暫時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但終有一天神會歸來,那一日天國的法庭開審,所有罪名都被寫在天穹之上,一報還一報,唯有信神的人才能得到神的救贖。
在拉丁文中,彌賽亞的意思是救世主,教團說在審判之日到來前,會有救世主“光之彌賽亞”從天而降,他身穿聖光所制的甲冑,手提烈焰凝聚的聖劍。東南西北,他向著哪個方向揮劍,那個方向就是火海,逆神者的軍隊都將在火海中化為飛灰。
在教士們看來,肆意發動戰爭損害生命就是不正義的、違逆了神的慈悲。這種教團當然得不到君主們的欣賞,他們著手製定法律,信徒若不放棄對彌賽亞的信仰,就得被吊死在絞架上。一時間伊羅伯的每座城市裡都豎起絞刑架,每天上面都掛著屍骨。
原本擁有數十萬信徒的彌賽亞教團,到後來只剩下百餘名堅定的傳教者,伊羅伯的土地雖然浩瀚,但已經沒了他們的容身之地。在絕望中他們中有人站出來說,根據古老的經典,在北方的茫茫大海上有名為阿瓦隆的島嶼,那裡是神在世間留下的最後樂園,只要他們抵達阿瓦隆便會受到神的加護,再也沒有人敢把刀劍施加在他們身上。另一些教士則說阿瓦隆並不見於正式的經典,是“偽經”記載的東西,絕對不能相信,況且北方大海中滿是冰山,木船撞上去的結果就是四分五裂,事實上在那個時代根本不存在能在北方冰海中航行的船。
爭執的結果是一群教士留下來隱姓埋名,躲避君王們的通緝,而相信阿瓦隆的教士們則賣光了家產,買了一艘根本不適合遠航的木船出海。在留下來的教士們看來,這是一種愚蠢的殉教行為,出海的人自己也沒有做回來的打算,無人曾抵達過阿瓦隆,它只存在於經文中。傳說它被神留在世間的力量加護、時間在那裡完全不流動,那裡是永恆的春天樂園,沒有人會死,更沒有人會悲傷。那樣的世外桃源聽起來確實太遠太遠了。
最後留下來的教士們都被君王送上了絞刑架,出海的教士們也沒有再回到伊羅伯的任何一處港口。但一百二十年後,一座難以置信的城市出現在南方荒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