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納修士衝杜蘭德示意了一眼,舉步向前,平舉木杖道:“那麼便由在下與王子殿下過得幾招罷。”奧斯特豪特大喜,他浸淫劍道經年,以挫敵踢館為最大樂趣。眼前這人曾輕鬆打敗斯托爾克,他獵武之心頓時湧起,連聲道:“好,好,羅馬教廷是數百年的名門大派,我倒想領教一下耶聖傳下的絕學。”
卡瓦納修士不復多言,手中木杖少頓,一上來就施展全力。杖法古拙,運轉緩滯,似是杖頭垂著萬鈞鐵鉈,沉重至極。奧斯特豪特振劍迎上,他使的是細身長劍,講究一個“快”字,恰是這等遲緩杖法的剋星。不料劍杖甫一相迎,奧斯特豪特頓覺不妙,這慢吞吞的木杖挾著無比精純的內力,似展開了一輪漩渦,他的細劍不由自主便被吸了過去。奧斯特豪特連忙暗運氣勁,控住細劍去勢,對面木杖還是不緊不慢擺動,只待他進招,立時就會被吸粘,如蟲墜蛛網。
奧斯特豪特立時明白單憑一個“快”字,只會輸得更快,便換了一套威爾士劍法,勁氣勃發,意圖以內力催動劍鋒,刺破卡瓦納修士的氣網。可任憑他如何變招,卡瓦納修士只是依著自己步調,氣網綿柔謙沖,百摧不破。那女子在一旁觀戰,眉宇間也露出淡淡憂慮。
奧斯特豪特連連搶攻了五、六次,仍不能攻破,忽然跳開圈外,喝道:“原來閣下竟是馬太一系!”卡瓦納修士氣定神閒,卻不露一絲破綻,緩聲道:“正是,殿下好眼力。”
昔日耶穌傳教之時,感於人心不古,謗主日盛,曾親率十二門徒前往加加利山。耶穌到了山頂,看到風輕雲澹,長天寥廓,一時間福至心靈,哈哈大笑,遂就地佈道,敷衍神學,講授八福八喜,給每個門徒各傳了一套福音武學,以裨人心,合稱登山寶訓。後來彼得開創教廷正宗,把這十二套福音許為護教神功,各有一脈相傳,以拱衛聖座。十二分系代代相傳,號為“護廷十二使徒”,綿延至今,屢次拯教廷於危難。
奧斯特豪特於此節知之甚詳,因而疑道:“登山寶訓是鎮廷之寶,傳承極嚴,一代只傳一人,且非教廷直系神甫不能修習,你區區一個托缽僧團的修士,如何能有這份功力!”卡瓦納修士淡淡笑道:“倘若閣下勝了,自然便會知曉。”手中木杖依舊揮舞不停。
馬太其人木訥少憨,在十二門徒中號稱敦厚第一。耶穌因材施教,便傳授了他一套古樸凝重的武功,這套福音武功講究以慢打快,後發制人,不求招式奇巧,純以精深內勁禦敵。是以馬太一系在寶訓中雖非克敵制勝的翹楚,卻守禦最穩,最能立於不敗之地。
只聽得山路之上劍風呼呼,杖勢團團,就連風嘯水聲亦被壓了下去,眼見日頭漸西,兩個人影兀自爭鬥不休。奧斯特豪特久攻不下,奮力盪開一劍,高聲叫道:“好修士!我須拿出些正經玩意兒了!”杜蘭德心中一驚,暗道這廝適才難道未施全力不成。他橫瞥一眼波蘭四凶,把賽戈萊納緊緊揪住,以免再出差子。
奧斯特豪特劍法忽變,大開大闔,湧出無限氣象,如朝日初升,金光萬道。杜蘭德一旁見了,不禁面露敬佩神色。僅憑劍法中的恢弘氣勢就能猜出,這是亞瑟王傳下來的圓桌劍法,若以騎士正宗而論,尚在十字劍法之上。圓桌劍法向來是英格蘭皇室不傳之秘,非皇族不傳。杜蘭德在戰場上頗見過幾個英格蘭貴族使過,但跟奧斯特豪特一比,無論氣度威力,那真是霄壤之別。
卡瓦納修士亦知圓桌劍法的利害,更不驚慌,杖法依舊。嗤嗤數聲,奧斯特豪特的劍尖終於穿過氣陣,刺穿了卡瓦納修士的袖子。卡瓦納修士迴轉身子,右手去拍奧斯特豪特左肩的雙子宮星命點。依天象而論,人體以黃道十二宮分割,每宮俱有星命之點,十二宮共有一百四十四個星命點,就是人體周身一百四十四處要害。左肩屬雙子左宮,星命點與心臟獅子宮息息相通,高手過招若被拍實了,輕則吐血,重則身亡。奧斯特豪特不敢託大,連忙撤回細劍,肩頭微縮,眨眼間避過拍掌,下盤順勢朝卡瓦納踢去,儼然是奧斯曼親衛搏擊術的招式。
這幾下連打帶消,博採數家武學之長,不愧是一代高手風範。
從場面上來看,奧斯特豪特略佔上風,只是始終不能徹底鉗制卡瓦納修士。教廷素以傳教為己任,故而極重韌勁,是以教廷內功以氣韻綿長著稱,卡瓦納修士修煉的馬太一系更精於此道。時間一長,誰勝誰負還未可知。但卡瓦納修士以籍籍無名之身,竟能與名滿歐羅巴的豹王子交手百餘回合而不落下乘,傳出去足以自傲了。
那波希米亞女子在一旁見奧斯特修特一時不能得手,暗暗著急,遂從懷中掏出一把七絃琴。她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