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抗日的其實是中華民族的老百姓,但這不是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而更多的是職業操守上面的事了。
這樣做出來專題,才是有靈魂的專題,這是職業質素,至於是好的有價值的對公眾有益的靈魂還是有害的靈魂,則是取決於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了。
只要對這個專題“有用”的新聞,而不是什麼有點關係的新聞都往這裡放,那成了一個垃圾筐了。不要搞什麼“包場”,那是一種很蠢的辦法。你搞包場,搞得過新浪嗎?
什麼樣的新聞事件(新聞)才算真正有價值呢?
也就是專題的新聞事件或新聞第一資訊源的選擇。
首先要是大眾媒介服務的大眾真正感興趣的,他們也真正非常關注的有權利知道的新聞資訊,而不是像“兩會”這種偽新聞事件或新聞源。二是媒體自身也關注的,並且能夠透過關注來表達媒體立場的。是否值得關注,這需要專業的媒體判斷,要關注真正有價值的新聞事件,而不是像“兩會”“學雷鋒”這樣的一砣砣狗屎,是否有價值,是對於我們服務的公眾讀者而言的。
從表現看,專題似乎都是關注最新發生的真正有價值的新聞事件,但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對剛剛發生的媒體(我是說真正的媒體)服務的受眾(我是指這個社會的大多數,民眾)真正關心的新聞事件的關注,透過各種方式的“關注”來表達媒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第二種是作為媒體(媒體從業人員),透過自己的媒體職業質素,想要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