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的屬於媒體的好的鮮觀點;
3、基本結構的表現形式要鮮活多樣。
當然真正關鍵的還是要稿子好,各種稿子是表現專題的最基本元素。不管是新聞謝還是“評論”稿。
專題的風格
現在的網站專題浩如煙海,一天產生一萬個,怎麼樣讓人記住,讓人下次還來看。惟一的方法是要有自己的性格,做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專題。
我追求的專題新聞風格目標是:生猛、搞笑。
生猛是為網友負責,之所以說生猛,是相對於官媒(紙媒而言)的,搞笑一是為了更加看,二也是和偉大的宣傳部玩遊戲,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糖衣炮彈更讓新聞黨衛軍容易接受。
用新聞事件的關注選擇和評論來表達本媒體觀點。這就是體現編輯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操守的地方。這需要編輯也就是媒體從業人員能過自己的職業精神和專業質素去採寫、編輯、判斷、選擇、策劃真正優質對使用者有益的互動性強(也就是好看吸引人)的新聞資訊,真正好的能夠站在民眾這邊代表媒體立場的專業優質評論,專業的新聞分析,這都需要透過編輯的專業能力去完成。
我們的追求:做互動性強,有價值的專題。對於使用者來說,專題的互動性主要是透過新聞資訊的選擇和專題的表現形式以及媒體觀點來完成的,而專題價值也基本上透過這些來完成了,當然主要還是透過新聞分析,也就是評論。
如果找不到說出真相的貼子和講出真話的真正專業的分析,就不要做這個專題。如果你的這個專題不能無法或不敢給服務的使用者真正的真相和真話,就不要做。
讓我們做的專題成為千萬個專題的“這一個”。
我們怎麼做專題?
新聞和評論的來源
如何解決當下大陸網站新聞來源和評論來源?
新聞來源:
基本方法是從網路上來。用百度從網上搜尋。快捷迅速科學。
從網路上來,浩如大海的網媒上有無窮盡的新聞。紙媒提供的,網媒自己產生的,比如天涯除了生產評論外還生產大量的新聞。在新聞同質化的年代,這是最好的也是最科學的一條得到新聞的方法。但有一條必須說明,媒體必須給作者支付一定的勞動報酬。
現實有三種,一種是官媒的,一種是網媒的,一種是本網媒自己生產的。後兩種除了用官媒的外,就是網友自己提供的。
官媒的。這種路大家都在搶,不止是搶,而且是為了這些假冒偽劣產品搶得頭破血流,這是中國新聞環境下惟一“合法”但其實永遠不會更優質的新聞提供來源。需要本媒體從業人員透過專業質素和職業操守去分析去編輯去選擇。
網友的。美國有一個Bigge網站,他是一個校園新聞網,但是他沒有一名記者,所有的新聞來自於網友自己提供上來與大家分享。目前來說,這可能是真正能產生優質新聞資訊的來源,但需要本媒體從業人員透過專業質素和職業操守去分析去編輯去選擇。
本網媒自己採訪的。這條路最終行得通,但眼下基本行不通。
關於專題的新聞選擇:
新聞的底線和目的地是說出真相;評論的底線和目的地是講出真話。至於表現形式,如何說如何講,則是第二步,讓讀者在最快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的工具。專題其實就是互動性更強,表現形式更豐富的代表媒體立場的長篇評論。對專題新聞的標題評價,首先是從本媒體主流使用者群體關注的數量和關注度,也就是他們與該新聞發生反應的劇烈程度。我們要弄清兩兩個問題:誰是我們的主流使用者?我們的主流使用者和官媒有什麼不同?張亞勤說服務產生價值,如果你連服務的對像都搞錯了,還能產生什麼價值?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我們是為誰提供新聞服務?對於他們而言,我們提供的是不是他們真正關注需要的有價值的專業新聞服務,至於互動性,則是第二步。專題裡的新聞一定要為表達你的觀點服務,每一條新聞都是為了支撐媒體做這個專題想要表達的觀點和告訴受眾對受眾有益的想法,就像鳳凰衛視做的《一寸山河一寸血》那樣,所有披露的資訊都是想表達鳳凰衛視想表達的一個觀點:其實國民黨是抗日主力。不管他想表達的觀點對不對,但專題操作的技術應該是這樣的。
總之就是讓觀眾看了後得到一個你想說的印象,就像我們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裡被遮蔽的那些新聞資料、資訊,受眾自然而然會得出一個結論:哦,原來抗日的主力是國民黨部隊啊。——這個觀點其實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