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兵,馬上跟著本官出城平叛!”

袁崇煥再度領兵出城,而且還特別從巡撫衙門前面經過,鼓譟前進,生怕別人不知道。而此時,王化貞和張恪正在後堂商量事情……(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三章 憤怒的九千歲

從春秋戰國開始,中原王朝就修建長城,抵抗北方的遊牧民族。發展到了明朝,更是形成了長城,烽火臺,墩堡,城池完善的防禦體系,護衛著帝國的安全。

面對著建奴,修造城堡,加強防禦未必是錯的。可是凡事過猶不及。在歷史上孫承宗到了遼東之後,沒命的修造城堡,每年扔進去四五百萬兩銀子,生生掏空了大明的家底,財政枯竭,各地流民起義不斷,生生把大明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而孫閣老所謂光復的土地都是建奴不要的緩衝區,屯田收入每年也不過區區十八萬兩,以遼人守遼土,結果培養出來一個關寧武將集團,這幫人完全指望著朝廷供養,他們養寇自重還來不及,根本沒有本事膽識和韃子作戰。

明亡於流寇,而流寇產生是因為無力賑災,究其原因,就是遼東佔用了太多的軍費,擠佔了其他支出。

而孫承宗就是一手挖了無底的黑洞,並且不停往裡面撒錢的笨蛋。

只能說他比較幸運,及早從遼東抽身,沒有身敗名裂。

如今孫老師又到了遼東,並且故技重施,繼續他的大工程,張恪是嚴重嗤之以鼻。就連對軍事不太明白的王化貞都看不下了。

“修幾十座城池墩臺,耗費磚瓦木料無數,需要民夫三五十萬,工期至少五年。就算建奴不來打我們,光是消耗的民力和財力,就足以掏空遼東,掏空大明朝!”王化貞氣得直拍桌子,罵道:“朝廷那些混球是怎麼想的,難道就因為光復四百里故土的虛名,就讓他們發了瘋?清流誤國啊!”

張恪從懷裡拿出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