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芳皺了皺眉頭,“你是想告訴我,外戚和宦官之爭沒有這麼簡單麼?可是何進如今的威勢更甚竇武,是劉辯的親舅舅,何皇后又是劉辯的生母,與‘竇太后並不是劉宏至親’完全不同好不。他們怎麼可能會允許‘宦官像王甫那般手掌大權’來反抗他們?”
“問題是劉辯現在是皇帝嗎?”高軻冷然說道。
殷素芳身子一震。
“現在劉宏雖死,但是宦官仍然握著大權,蹇碩手中還握有京師很大一部分兵權;如果像袁紹那般不分青紅皂白,直接起兵殺賊,只能引起洛陽大亂;你難道沒有注意到,皇帝的本家人裡只有劉辯在場,而劉協卻不在麼?這些宦官其實也在防著何進;倒時候如若取勝也就罷了,若被‘張讓等人帶著劉協’逃出去,那時候大漢說不定就要出現兩個皇帝了。
而曹操的計策卻不同,曹操先要何進立劉辯為帝,再徐徐圖之……這徐徐圖之,你知道里面有什麼門道嗎?”
殷素芳雖然性子比較剛烈,但並不是傻蛋,聞言頓時恍然道:“他是想讓何進‘先坐實劉辯帝位’,獲得百官的認可,阻止劉協稱帝的可能。然後再透過劉辯削掉張讓等人手中的權柄,倒時候等到‘張讓等人手中無權’的時候,想殺他們,只用一兵丁足以……好個曹操,真是殺人不見血啊。”
直到這一刻殷素芳才真正意識到,她真的不是一個做政客的料。心中不由暗歎,“這次任務幸好有高軻在一旁,如果要她自己領隊……她估計‘會在這個世界呆一輩子’也完成不了任務吧?”
高軻和殷素芳竊竊私語我們暫且不提。卻說何進在聽到袁紹和曹操一左一後給他出了兩個主意後,不由得有些猶豫不決起來。最後看向了他的妹妹何皇后。
何皇后當然不知道這期間發生了這麼多齷齪事,她甚至都不知道張讓等人誅殺何進的計劃。她現在一門心思都在自己兒子身上。見何進瞅她,不由得一努嘴,示意了一下她左手下方的劉辯。
何皇后這最後一個動作徹底打消了何進的疑慮,下定決心道:“孟德言之有理,國不可一日無君,應先正君位。”
言罷以後他二話不說,起身來到劉辯面前,“臣請太子登基,早繼大統!”
曹操等人見狀趕忙身隨其後,跪伏與地,齊聲大呼,“請太子登基,早繼大統!”
眾百官見此情形雖然覺得何進此舉有些唐突,但是劉辯是‘漢靈帝劉宏實實在在的長子’沒錯。擁他做帝位,實在是名正言順,任誰也挑不出什麼刺來,一時間多有附和之人,也起身跪在後面,“請太子登基,早繼大統!”
一旁的董太后見狀氣得險些沒背過氣去,但是眾百官齊呼,形勢已經不可逆轉,她不由得怒哼了一聲,甩袖而去。何皇后見此是得意洋洋,笑容中充滿了媚*態。
自此何氏一族,算是獨霸朝綱。不過新帝剛繼位不久,何進唯恐朝野還不穩定,孔鉉等老臣出什麼么蛾子。故此並沒讓高軻回漢中,而是繼續讓他留在身邊一些日子,想等朝野徹底穩定了,再放其離去。
這邊何進的謀算我們暫且不提,卻說張讓等人,萬沒料到何進竟然‘在靈帝晏駕的當天’就當著‘百官的面’立了劉辯為帝。一時間知道大勢已去,均感到大難臨頭,不由得趁機殺了蹇碩、跑到何皇后那裡哭訴。
何皇后畢竟與張讓等人交情非同一般,被他們纏得沒有辦法,就答應為他們求情。當夜就將何進召入宮中,與何進面談。
高軻怕張讓等人趁機謀害何進,便將殷素芳薦給何進道:“此乃我師妹,道法高深,御劍飛行,無往不利,曾在武都‘憑藉一女軍’大敗馬騰、韓遂,實乃巾幗不讓鬚眉。將軍進內宮,男丁甲士進入不便,但是素芳乃女身,卻無妨礙,可保將軍周全。”
原來何進今日擁立了劉辯為帝,百官竟無人反對,他便狂妄自大起來,今日何皇后召他入宮,袁紹、曹操恐張讓等人謀害,要帶兵隨他入宮,均被他拒絕,稱:“一群男子豈能入宮廷內室乎?”
袁紹、曹操等人見狀心急如焚,幸好高軻此時舉薦了殷素芳,眾人這才鬆了口氣。
何進見高軻說得在理,雖然他不認為張讓等輩敢把他怎麼樣,但高軻一片忠心,他卻不便怫了他的意,便勉強答應下來。
入得宮中以後,果然沒見張讓等人設人埋伏……其實何進不知道此時‘宮中唯一掌握兵權的太監蹇碩’已經被張讓等人殺了。
當著殷素芳的面,何進將高軻、曹操等人貶低了一番,稱其等行事太過小心多疑。隨即命殷素芳守在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