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七一章 國師三國(二四)

高軻在一旁心中暗道:“勸何進徐徐圖之不成,便勸何進快刀斬亂麻嗎?曹孟德你還真是一步三計、為了大漢王朝能夠平穩過渡、煞費苦心啊。我該說你什麼……治世之能臣麼?”

不想曹操此話卻是戳中了何進的要害,何進點點頭,“嗯……孟德此言,甚合我意。誰敢與我起兵正君?”

何進話音未落,袁紹就起身道:“願領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誅殺宦黨,掃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進大喜道:“好……有本初相助,我放心了。即刻起……將陛下晏駕的訊息傳出,召集眾大臣進宮!”

“喏!(齊聲)”

……

僅僅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靈帝晏駕的訊息就傳遍了整個洛陽,眾百官聞言齊齊大驚失色,紛紛聚首在宮門前。

作為訊息的散發者,大將軍何進已經先一步、領著五千甲士與高軻等人、身披喪服、在宮門處相候。

蹇碩本來見‘何進領兵前來’還關閉城門,準備以兵相抗。不想文武百官竟然齊至。如此一來,他再緊閉宮門不開,豈不是與全天下為敵了嗎?一時間他被嚇得魂不附體,在眾百官的聲討聲中,不得不開啟宮門,讓百官進入。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何進倒不敢隨意造次,而是規規矩矩領著眾百官進入了皇宮……畢竟他雖然身居高位,但是百官之中‘各派系的勢力’也不小,許多地方上的軍隊、郡守,雖然明面上歸他這個大將軍統轄,但是很多都是這些人的門生故吏,輕易得罪不得。

在確定靈帝真的晏駕了以後,一時間舉朝皆哀,何進趕忙命人將‘事先預備好的喪辦之物’掛滿宮內。然後在一切都拾掇停當以後,親自領著百官在‘靈帝的靈堂前’哭訴。何皇后、董太后等人也以‘本家人的身份’出來見禮。

看著外面一批一批、按著次序進來叩拜的文武百官,董太后已經哭得跟個淚人似得。

何進等人叩拜完了之後,侍立在靈堂一旁,看著百官一批一批進來弔喪。

袁紹在一旁低聲說道:“大將軍,外庭已經掃蕩乾淨,內廷未敢冒進。如今何不乘此機會,盡除閹黨,掃除朝廷,以安天下?”

曹操在一旁聽見,趕忙道:“大將軍我以為,當今之計,必先立新君,而後徐圖奸佞。”

殷素芳在一旁聽到此事,不由得在‘團隊頻道’裡說道:“我怎麼感覺這個曹孟德做事婆婆媽媽的,反倒是袁紹頗為英明果斷,合我脾氣。為什麼後世偏偏把袁紹貶得那麼一無是處呢?”

高軻苦笑了一聲,“做事婆媽?看來你和袁紹一樣恃強凌弱,自以為自己勢強,就凡事都可為……不過你是這種性格,我也不怪你。你可聽過漢靈帝劉宏是如何繼位的?”

殷素芳聞言略有些不滿道:“沒有聽過……怎麼了?”

“當初漢桓帝劉志36歲而終,沒有子嗣,年輕的竇皇后及其父親竇武為了防止自己的大權旁落,就把繼承人的年齡設定在少年段。劉宏的曾祖父是河間王劉開,父親解瀆亭侯劉萇與桓帝劉志是堂兄弟,劉宏是桓帝的親堂侄,當時只有12歲。

在漢桓帝永康元年(167),劉儵以光祿大夫身份與中常侍曹節帶領中黃門、虎賁、羽林軍一千多人,前往河間迎接劉宏。

建寧元年(168)正月二十日,劉宏來到夏門亭,竇武親自持節用青蓋車把他迎入殿內。第二天,登基稱帝,改元為“建寧”。

這樣,劉宏便懵懵懂懂地由一個皇族旁支、已經落魄了的亭侯子弟,搖身一變而為萬乘之尊。

劉宏能登上皇帝位,可以說是極其幸運的,但又是不幸的。因為漢桓帝留給他的是一個爛攤子。外戚、宦官專權,他根本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傀儡。

由於年小,他繼位的時候仍由竇太后執政,論功策勳,封竇武為聞喜侯;其子竇機為渭陽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竇紹為鄠侯,遷步兵校尉;竇靖為西鄉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騎。竇氏一家權傾朝廷內外,十分顯貴。

此時宦官曹節僅被封為長安鄉侯,暫時受到壓制,但透過靈帝乳母趙嬈及太后的身邊宮女,他向太后獻殷勤,取得了太后的信任。

於是陳蕃與竇武對此非常擔憂。密謀欲除去宦官,但太后一直猶豫不決,迫使陳、竇二人不得不採取武力消滅宦官集團,但可惜密奏事先被宦官得知,隨即便激起了兵變。

永康元年九月初七日,宦官就發動了宮廷政變。他們把靈帝騙出來持劍開路,關閉宮門,逼迫尚書起草詔令,任命王甫為黃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