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點不好意思開口——戰爭、修路,賑災,抗洪、水利……似乎每一樣都搞得很糟糕,尤其是好些原本應該年年投入、維護運作的水利體系,在諸位正人君子的管理下全完蛋了,以至於一旦出現大的自然災害,後果便比過去加倍嚴重。至於在戰爭方面,更是一個慘敗接著又一個慘敗。如此結怨天下、如此禍國殃民……這樣的內閣要是能穩如泰山,才是見了鬼呢!
結果,自從崇禎元年以來就在朝堂上一家獨大的東林黨,終於再也無法把持朝政,在其餘各派系官員的聯手圍攻和崇禎皇帝的憤怒厭棄之下,首輔周延儒被迫辭職返鄉,其餘東林要員的官位也是岌岌可危。
雖然這樣的下場明顯是咎由自取,但東林黨人可不是這麼想的,而是很委屈地認為當前朝中“妖邪日盛”,居然敢把他們這些正人君子往臺下趕,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朝堂政爭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不服輸的東林黨人繼續發動自己的各種人脈和勢力,企圖把局面重新扳回來,至少也不能再輸下去。
——具體來說,就是透過製造新的戰亂來轉移朝野的注意力,給朝中處境艱難的東林黨人暫且解困——當戰事變得十分緊急的時候,朝廷和內閣的爭鬥就會被暫時壓下來,如此一來,就能讓“朝中奸黨”和“被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