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5部分

力都出現了嚴重的透支跡象。雖然從白宮到華爾街都還在咬牙苦撐,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翻本,但背地裡也已經開始試探著進行秘密和談了。

然而,莫斯科方面提出的停戰要求,實在是苛刻得令人乍舌,簡直就是仿照一戰結束時《凡爾賽條約》裡面對德國的條款,對美國如法炮製了一番。哪怕是國會中最反戰的議員,也表示根本無法接受。

——對於美國方面拋來的橄欖枝,克里姆林宮初步提出了這樣六條基本意見:

第一,美國放棄全部海外軍事基地和海外特殊權益,廢止跟所有國家的不平等條約。

第二,美國割讓阿拉斯加、夏威夷和波多黎各,將巴拿馬運河無償交付共產國際託管。

第三,美國必須懲辦國內戰犯,負責賠償各國政府和民間損失,並承擔戰後重建的一部分開銷。

第四,美軍在戰後只許保有最低限度之自衛武力,必須無條件廢棄全部核武器,陸軍縮減至十萬人,不得擁有坦克和120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海軍不得擁有五千噸以上排水量的艦艇,不得擁有航母和潛艇。

第五,在裁軍期間,蘇聯和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將在舊金山、洛杉磯、紐約等城市駐軍監督。

第六,允許蘇聯在華盛頓州、佛羅里達州和德克薩斯州建立租界,並駐紮一定數量的軍隊。

——以鋼鐵慈父斯大林的看法,這六條意見已經是非常寬容了,畢竟他既沒有要求美國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把銀行家和資本家統統掛路燈,也沒有把美國大卸八塊分割成幾十個小國……

但是,對於心高氣傲的美國佬來說,光是要他們接受戰敗國地位本身,就已經是根本無法容忍的恥辱。

所以,在讀了幾遍愛因斯坦的《關於限制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的倡議書》之後,杜魯門總統就將其隨手一丟,束之高閣——在目前的局勢之下,無論是停戰議和還是限制使用核武器,都是科學家們過於天真的奢談。面對蘇聯人的核打擊,合眾國唯一能夠做的事,就是火速製造出更多、更大的核彈,狠狠地報復回去!

只有真正打痛了蘇聯人,讓他們知道美利堅合眾國的威嚴不容輕辱,這場戰爭才有體面收場的可能。

“……所以,為了真正打擊克里姆林宮的氣焰,無論有多少困難和危險,我們都必須試著核爆蘇聯本土,往約瑟夫大叔的臉上打耳光,就像我們之前的轟炸東京一樣……”杜魯門在聖誕節日記中如此寫道。

——很顯然,這場互相毀滅的核戰爭還將繼續進行下去,並且讓更多的蘑菇雲屹立於大地之上……(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七章、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三)

第一百零七章、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三)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午,德國,柏林

雖然距離希特勒的最終敗亡和納粹政權的徹底覆滅,如今已經過去了一年半時光,當初那場柏林戰役的硝煙早已消散一空。但在眼下的柏林市區,依然是遍地的廢墟和瓦礫。至少一半的街區內,公路、公園和廣場都還被埋在層層疊疊的碎石和泥沙之下。而剩下的街區也是豎滿了腳手架,一副百廢待興的模樣。

尤其是在柏林巷戰打得最為激烈的國會大廈四周,舉目所及,方圓幾平方公里內,都是建築物的空殼,扭曲的橫樑直指天際,殘存的尚未倒塌的牆壁上,裸露的鋼筋四處伸展,如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翼龍殘骸。在牆壁的輪廓中,隱約可見煙囪的醜陋形狀。到處瀰漫著死寂的氣氛,散落著未及掩埋的骨骸……

此時,在凜冽的寒風之中,成群結隊裹著粗布頭巾的德國大媽,還有若干金髮碧眼的日耳曼少女,正揮著鏟子,推著小車,清理著被瓦礫覆蓋的街道,將那些在轟炸中倖存下來、搖搖欲墜的危房,以及在城市防禦戰之中搶修的街壘和地堡,逐一拆除和推倒,然後還要把磚塊和其他建材認真清理出來,以便日後再利用。

由於超過六百萬的德國男性在戰爭中喪命,而剩下的德國男人也多半在西伯利亞蹲戰俘營,順便無償幫助蘇聯人開發荒野,所以,剛剛成立的德國社會主義政府,只能讓女人承擔起了首都柏林的廢墟清理和市區重建工作。她們被一個專用名詞形容為Trümmerfrauen——大致可以翻譯為“瓦礫女人”或者“清礫婦”。

無論在哪個時空,這在德國都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單詞,這些婦女們的父兄兒子全被希特勒派往前線,很多從此一去不返。家園全部變成一片廢墟。恐懼、悲傷、飢餓、屈辱……但她們卻用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