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小說,嚴謹的金大俠也給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小龍女自幼修為,無喜無樂,無思無慮,獨居絕情谷底,少思少念,少欲少事,以至於楊過反顯年紀大了。
養生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訣: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怠,多念則精散,多欲則智損,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促,多笑則肝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寧。
慾念雜生,內心就會浮躁不安。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在工作忙時,什麼都想完成,但是什麼都完成不了,那時猶如百爪撓心,五臟六腑彷彿在火上煎熬似的。心中的慾念太多,慾念太多往往又沒有精力全部完成,思慮就多了,內心則易浮動不安,非常明顯的反映就是睡覺不安穩。美容第一大忌就是睡不著,身體慢慢差了不說,皺紋、斑點、鬆弛都會慢慢在臉上表現。隨著慾望實現或是落空,心態大起大落,體重也易大起大落。
楊過的慾念遠多於小龍女,小龍女在古墓中一向心如止水,就算有點兒波瀾也是楊過給攪的。更加上楊過心性甚高,處處留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那麼多的思慮交雜,又加多年風霜,自然比小龍女老得快多了。
我同學梅子,非常單純的女人,不太計較人生得與失,只是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地過好現在,電話中她的聲音清脆如昨,寶哥一旁聽得說道:“你同學的聲音就像高中生。”見面一看,幾乎和10年前一樣,還是一樣瘦弱的身材,眼神都不沾染太多世故。
年輕的時候,心往往比天大,特別是剛剛畢業時,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想法多,可是實現的卻很少。從20歲到30歲之間,容顏、身形、儀態變化非常明顯,而30歲之後,想法在現實的碰撞之中漸漸修正,心漸漸小了,知道哪些理想和追求是自己能夠實現的了。對比一下,你會發覺30歲到40歲這段時間衰老的速度要小於 20歲到30歲。一般來說,20歲和30歲的照片相差比較大,而30歲和40歲的照片相差並不那麼大。變化最大的可能就是體重了。
8年輕就是清爽
時間就像一隻畫筆,不斷在我們的臉龐上畫上斑點、細紋,還有太多的表情和世故。回頭看看那些20歲出頭的女孩,哪個臉上不是清清爽爽、乾淨無痕?年紀越大,臉上就添了越多的東西。 。。
第三章 美女就要年輕態(9)
也如我們的人生,一路走來,不停地撿,不停地裝,捨不得放下,捨不得丟棄。一路上不斷地增加負擔。有些是我們需要的,有些是我們無法拋棄的,還有些是我們無法預知而不得不揹著的,更多的則是我們無法填滿的欲壑。
風吹過岩石,看不到絲毫的變化,但是千年之後,岩石就會溝壑萬千。屋簷之水滴在牆腳的青石上,一點一滴不見青石有何改變,但是經年之後,一個一個小坑就是這些毫無分量的水滴造成。
佛說有因必有果,臉上增加的每一條細紋、每一點黃褐斑,都是生活與心境在臉面上的對映。總是不甘心年華老去,於是粉餅、腮紅、口紅、眉筆、眼影消耗得越來越快。化工產品如大雪遮蓋住大地,可當陽光明媚,冰消雪融,痕跡又重新顯現,而且還會留下更深的痕跡。
臉是心的鏡子,內心乾淨純潔,臉上才能乾淨清爽。
自從生了女兒之後,陪著她一起成長,貼近孩子的同時,我也在讀懂自己的內心,彷彿有陣清風把心靈上的塵土一層一層吹去,逐漸看到本真。快樂也逐漸變得簡單,能和她在一塊成長,享受天倫之樂成了我最快樂的事情。
要學會放下,心靈才會純淨。寶哥的記性很不好,總是不記得他當年追求我時如何費時費力費腦筋的,他不記得第一次約會、不記得第一次牽手、不記得第一次送花。可是他的睡眠比我好多了,腦袋碰到枕頭,5分鐘之後就能睡著。往往我眼睛還沒有合上,他的鼾聲已起。可能是受他的影響,我慢慢地從種種物慾和計劃之中解脫出來,越來越關注自我,而不是外在的事物,不快樂的事情能很快忘記了。其實忘記也沒有什麼不好,人本來就是要不斷前進的,丟掉了包袱,睡眠也越來越好。臉色也漸漸變了,斑點、細紋漸漸淡化,臉上一天比一天干淨清爽了。
年輕的女孩兒,總是容易糾結,容易放縱,其實無論怎樣的傷痛、深入骨髓的愛戀都抵不過歲月的消磨。放下會有遺憾惆悵,但是日子還必須過下去,忘記過去是為了讓未來的路更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