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剛才我說過,傳說就連狂傲的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周老沉吟道:“實際上,兩人的書法倒是頗有幾分相似。以這篇鵝群帖為例,米芾就曾經臨寫過鵝群帖,並且讓他的朋友附馬王詵誤以為是真跡收藏起來。”

“我曾經有幸見過米芾臨寫的鵝群帖,其中筆力雄健,線條輕重,字型大小懸殊多變,縱斂互動的姿態,氣勢不同凡響。”周老娓娓而談道:“不過,與米芾的字勢峻傲相比,蔡京的筆法卻多了幾分姿媚,而這幾分姿媚恰恰是融合了大王書風的神韻。”

“鵝群帖是王獻之的行草作品,他是王羲之最有天賦的兒子,初承家法,而敢於革新,轉師張芝,創上下相連的草書。他的草書筆勢連綿不斷,往往是一筆連續幾個字,這就是所謂的一筆書。”周老仔細點評道:“米芾的筆法主要是學王獻之的,所以米芾臨寫的鵝群帖,章法大開大合,數字一筆的揮運令人讚歎,頗得小王的精髓。”

“然而,你們看眼前這篇鵝群帖,用筆揮灑自然,字字筆劃輕重不同,特別是在整個作品的佈局方面,每字每行,無不經過精心安排,做到左顧右盼之中求得前後呼應,達到了氣韻生動的境地。”

周老感嘆起來:“起筆收筆,神態自如,從容不迫,寓剛健於妍麗之中,寄情思於筆端之上,這分明是大王的書風啊。小王的鵝群帖,居然出現了大王的神韻,很大的程度上已經說明一切了。”

這個時候,王觀等人除了歎服,也只剩下歎服了。什麼書風筆法,他們半知半解,但是卻感覺周老分析得非常的透徹,完全可以肯定字帖就是蔡京的臨書手稿。

“沒錯,就是這樣。”

與此同時,錢老贊同道:“蔡京書法姿媚,痛快沉著,獨具風格,頗有王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