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餘味笑道:“你要是喜歡,可以直接買下來。不然的話,人家就當成是鎮風水的物件,或者引人矚目的招牌廣告。”
“那不得不承認,店主的目的算是達到了。”方明升笑道:“我們進去看看吧。”
其他兩人紛紛點頭,就隨著方明升走進了那家店鋪之中。
進門之後,王觀環視一眼,發現店鋪空間還算寬敞,就是裡面的東西比較雜亂。不僅有英國本土的東西,也有埃及和阿拉伯風格的物件。
與國內店鋪的情況不同,這家店鋪的老闆也看見幾人進來了,不過他只是抬頭瞄了一眼,卻沒有過來招待的意思,而是繼續忙著自己的工作。
這樣也好,大家更喜歡靜靜地觀賞物件,而不是受到老闆的推薦干擾。不過幾乎是在一瞬間,幾人就看到了擺在店中顯眼位置的瓷器。
“這是廣彩!”
乍看之下,王觀就十分肯定瓷器的來歷。畢竟這些東西的特點太鮮明瞭,不僅構思緊密,色彩濃豔,而且處處透出金碧輝煌的質感,除了琺琅瓷以外,就是著名的廣彩了。
不過與淡雅的琺琅瓷相比,幾件東西的呈色更加絢爛,而且有金光閃爍,尤其是那比較奇特的造型,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廣州織金彩瓷……(未完待續。。)
第904章 金枝玉葉
ps: 二更了,真的沒有月票了嗎,求大家多多支援。
廣彩的生產始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當時廣州工匠借西方傳入的金胎燒琺琅技法,用進口材料,創制出銅胎燒琺琅,後又把這種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為著名的琺琅彩,這是廣州彩瓷的萌芽。
當然,在一開始的時候,琺琅瓷卻是宮廷壟斷的專利,民間是不可能大規模經營製作的。就算有作坊燒製,也是貢品,常人不能使用。不過到了清代中晚期,琺琅彩的工藝就散播到民間了,呈現出遍地開花之勢。
這個時候,不僅是中國民間需要量增大,就是外國人也十分喜歡富麗堂皇的廣彩瓷,甚至有一些歐洲王室貴族專門派人前來採購廣彩瓷。
在這種情況下,廣彩瓷逐漸與銅胎燒琺琅分離,成為獨立的行業,然後不斷擴大生產,將廣彩瓷器銷售海外,成為中西方貿易的重點專案。
“經過一兩百年的貿易,廣彩瓷暢銷各國,所以現在許多古董店都有廣彩瓷的存在。”
這個時候,餘味輕聲道:“不過也要小心贗品,就算是真東西,但是品相完美的卻十分罕見,大多數都有衝、磕、掉彩之類的損傷。想要找到一件上佳精品,哪怕是民窯的都很不容易。偶爾看到一兩件,價格也非常高……”
王觀和方明升倒是不懷疑餘味的話,畢竟說句不好聽的,中國對古董瓷器的重視,其實也就是這幾十年才復甦的,然而外國人已經重視幾百上千年,而且一直沒有斷絕過。
不客氣的說,一些人對於中國古董瓷器的認知堪稱專家,其斷代的準確性比我們國內某些所謂的行家要高出一大截。不僅在專業的雜誌刊物上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甚至編寫了許多關於瓷器的書籍。
人家是大行家,想要行家手裡撿漏,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並不是第一批到這裡淘寶的中國人,早在他們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來自中國的古玩商人、藏家,在這些店鋪中篩選過多少次了。
作為同胞兼同行,王觀肯定了解這些人的德性。發現什麼好東西肯定是打包帶走,不給其他人留下什麼餘地。就算有一些漏網之魚,也經不住大家一遍一遍地過慮……
“說起來,這些東西的價格也是大家炒起來的。”
適時,餘味也有幾分感嘆:“記得十多年前,中國的古董都是明碼標價,謝絕討價還價。就算是熟客,最多給你打個九五折,那也算是很給面子了。然而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這些東西的價格就好像火山噴發一樣爆發增長,每隔一段時間就變一個樣,讓人目不暇接。”
“這樣也就算了,原來挺乾淨的市場。也逐漸變得魚龍混雜起來。宋元龍泉青瓷,明清的青花瓷,甚至包括木角牙雕之類的東西,都有仿品的蹤影。”
在餘味的感嘆聲中。王觀和方明升也稍微感到有幾分尷尬,自然清楚這些仿品的源頭來自哪裡。所以說在禍害別人的同時,遲早有一天也會禍害到自己人。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餘味也意識到自己的感嘆有些不合時宜,立即轉移話題道:“我看了下,這些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