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賽爾順應民意,在亞歷山大城宣佈蘇伊士運河國有化。當晚,那裡有25萬群眾走上街頭表示支援和歡慶。同時,塞得港有幾萬人湧向運河口,將豎立在那裡的德萊塞普的雕像推倒。這樣,由法、英兩國霸佔長達87年之久的蘇伊士運河終於回到埃及人民手裡。當時,許多埃及人從遙遠的南方和西部趕來,站在河岸上歡呼,將一把把熱淚拋灑到滾滾的水流中。
運河國有化猶如“卡斷歐洲殖民主義體系的咽喉”,英、法兩國豈能心甘。他們先是凍結埃及在歐洲銀行的資產,撤走導航人員。隨後與以sè列勾結,攜手攻打埃及。1956年10月29日,以sè列出動45萬軍隊,分四路向埃及進攻。兩天後,法國和英國也向埃及發動進攻,威bī埃及必須向所有國家的船隻開放運河。埃及的回答是,當即沉掉滯留在運河中的四十多條船隻,阻斷運河的通航。法、英、以三國的侵略行經,遭到埃及人民的頑強抵抗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強烈反對。11月6日,透過聯合國實現停火,英、法、以三**隊被迫撤離。次年4月,埃及清除沉船,運河又重新開放。
圍繞蘇伊士運河的鬥爭到此並未結束。1967年5月22日,為支援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鬥爭,納賽爾總統下令封鎖蘇伊士運河南出口附近的亞喀巴灣,不準以sè列船隻和運送以sè列物資的所有外國船隻透過。以sè列於6月5日對埃及發動大規模空襲和地面進攻。塞得港是埃及遭襲的城市之一。不少軍人和平民百姓在戰鬥中犧牲。在市中心的廣場上,後來修建有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紀念那些為保衛運河而犧牲的烈士。廣場旁邊的博物館則展出著抗擊侵略者的各種實物和圖片,包括血跡斑斑的軍裝和阿拉伯長袍。??⑤????閱讀本書最新章節這場戰爭只延續6天時間,以sè列侵佔了蘇伊士運河東岸整個西奈半島的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埃及被迫再次將運河關閉。
為洗刷這次戰爭造成的民族恥辱,埃及聯合敘利亞於1973年10月6日向以sè列發動突然襲擊。埃及派遣200多架戰鬥機,安排4000多mén火炮,向盤據在運河東岸的以sè列軍隊發動猛烈攻勢。緊接著,埃及調動10萬軍隊和1000多輛坦克強渡運河,很快就控制東岸縱深約10至15公里寬的地帶。但是,以sè列軍隊則偷渡運河,佔領運河西岸大片土地,幷包圍蘇伊士城。蘇伊士城軍民總動員,設路障,埋地雷,進行英勇卓絕的反抗。
在一百多天的戰鬥中,蘇伊士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建築遭到毀壞,但始終沒讓一個以sè列士兵能打進城來。我曾幾次來到被譽為“英雄城市”的蘇伊士城,看到河濱大道旁龜匐著一輛深褐sè的以sè列坦克。據說,這輛坦克是當年蘇伊士城保衛戰時被一位年僅14歲的埃及少年炸燬的。埃及人民將它儲存下來,既是對小英雄的表彰,也是對後人的警示,更是對侵略者的警告。
從1948年以sè列建國起,阿拉伯國家先後同以sè列發生四次大規模軍事衝突,雙方都受到災難xìng的影響,雙方都希望和平。1974年1月,以sè列同意從西奈半島的西部撤軍。次年6月,關閉8年之久的蘇伊士運河重新開放。1979年3月,埃及同以sè列正式簽署和平條約,結束兩國之間長達31年的戰爭狀態。以sè列承諾在3年內完全撤出西奈半島,埃及則允許以sè列船隻自由透過蘇伊士運河。
至此,這條以埃及人民血ròu鑄就的運河;才算是真正的掌握在了埃及人的手中,成為了埃及政fǔ的一棵搖錢樹。多年來,蘇伊士運河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亞歐之間除石油外的一般貨物海運,80經過蘇伊士運河。
今日的蘇伊士運河已建立起包括人造衛星、光纜發shè網路、雷達網在內的高科技航運電子通訊監控系統,配備了技術先進、型號齊全的挖泥、救護船隊,還在位於運河地中海出入口的塞得港和紅海出入口的陶菲克港擁有現代化船廠。本書更新來自這些成龍配套的先進裝置能夠保障運河長年累月的航行安全,為過往船隻提供各種優質服務和檢修。
蘇伊士運河的收入是埃及僅次於僑匯和旅遊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運河管理局統計報告顯示,自1975年6月重新啟用到2000年6月的25年裡,蘇伊士運河共為埃及國民經濟創收300多億美元,是蘇伊士運河自1869年11月正式建成啟用到1967年6月因中東戰爭而關閉的98年間收入總和的6倍。進入本世紀,隨著通航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運河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長,2002年首次突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