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2部分

鄭藻如立即想到帝都外交界對於中國得到的殖民地的評價除了開普敦殖民地之外,整個非洲都是一片不適宜居住生活的土地,加拿大是一片冰天雪地的荒涼之地,在所有的中國透過戰爭獲得的殖民地之中,僅僅只有澳大利亞值得一提,那裡有金礦,但是……澳大利亞的內陸卻是荒涼的,不適合移民的。

好吧!

最好的殖民地在那裡?

在印度!

那裡有肥沃的土地,有億萬溫順的的印度人為宗主國創造著種種財富。也正因如此,印度才會是大英帝國皇冠上最燦爛的寶石。

但……那裡現在是俄國人和法國人的地盤,甚至俄羅斯、法國之所以願意在殖民地問題上做出讓步,就是因為印度太過富庶。甚至當中國表示願意把錫蘭讓給法國時,法國立即同意中國對加拿大的佔領。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英國以讓中國歸還一塊殖民地作為代價,那麼中國會歸還那一塊呢?

難道是澳大利亞?

正當鄭藻如在那裡想著各種可能的時候,朱宜鋒同樣也在那裡思索著,與鄭藻如考慮著的如何用殖民地換取和平不同,他在思索著帕默斯頓對俾斯麥說的那番話。

“未來的世界就是,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殖民地,那麼他就會淪為三流的小國,英國必須要擁有自己的殖民地!這是作為一個大國所必須的,要不然,英國就會像其它歐洲大陸國家一樣,不得不仰望法國的鼻息!”

任何一個大國,都必須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如果說現在這個世界與另一個時空最大的變化是什麼,恐怕就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