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部分

使譯著更顯中國化,翻譯館中的諸人使用的語言都帶有濃重的桐城派風格,連平仄韻律都寫得爐火純青,堪稱“中瓶裝洋酒”的典範。

當然,這首《卿雲歌》也不例外。

在儒家文明之中,堯舜的“禪讓”可以說是儒家文明的理想社會。漢朝註釋《尚書》的《尚書大傳》中又“補充”了一段軼聞: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禮。演奏音樂時出現變調,音樂未完就疾風暴雨,舜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見於鍾石!”即發生這樣的音樂變調和疾風暴雨,是上天告示我,應當將皇位禪讓給另一位聖者,也就是禹。

在舉行禪讓儀式中,君臣合唱了《卿雲歌》。卿雲,即吉祥之雲或喜氣之雲,一位聖人將皇位自願、和平地禪讓給另一位聖人,那是整個民族的幸事。全歌共三章,講道的是君臣相和。

不過對於這首歌的意境,朱宜鋒倒也沒有想那麼多,更多的印象是來自於《直奉大戰》那部電影,或許對於百年後國人的來說,這首歌的歌詞內容太泛,文字太古很少有人理解,但……在這個時代,基本上讀過書的人都能理解這首歌,理解歌中的意境。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賢聖,莫不鹹聽。”

聽著從院中傳來的歌聲,朱宜鋒的眉頭又是一皺,這句詞的意思很簡單,社會像音樂般的和諧,這是順從天意、符合民心。將皇位禪讓給另一位聖賢,普天之下莫不歡欣。但這並不是朱宜鋒所需要的。

“看來,這詞還是要修改一下……”

是要修改一下,或許《卿雲歌》首章華美,次章超邁,末章真誠。語言結構大致同《詩經》,但在《詩經》中還很難找到這樣君臣和睦的詩情。秦漢以降,這首歌代代相傳,寄託著人們對堯舜讓賢和社會安康的讚美,堯舜成為華夏盛世與民族道德的象徵。

但這絕不是朱宜鋒所需要“國歌”,畢竟,任何人都不可能將帝位禪讓給自己,同樣,自己也不可能將此禪讓給其它人。

“看來還要讓其它人改一下啊!”

搖頭輕嘆著,朱宜鋒走到亭子裡。亭內,一張石質製成的石桌上,正燃起一個銅爐,爐上置著一個銅壺,看來已燒有一段時間,在這個沒有茶瓶的時代,將銅壺放於爐上保溫是必須的,而且在這裡,也能驅散一些潮意。

就在朱宜鋒搖頭感嘆的時候,那邊的歌聲停了,似乎她還有些不太滿意,確實還有些不盡人意,儘管並不懂音樂,但朱宜鋒仍能聽出曲調與自己想要的依然還有些的差別。

國歌、國旗,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這可是百年大計,可別像後世一般,先弄了個國歌,後來又弄個國旗歌,弄得外人根本分不清什麼是國歌,什麼是國旗歌……

心底這般嘀咕著的時候,一陣碎步聲漸漸傳來。

“這雨下的……”

頂著雨一路小跑到亭子裡的容茗慧,俏臉上滿是劇烈奔跑後的嫣紅,帶動著胸前兩團飽滿誘人的堅挺上下跌宕,她剛一來到亭子,不及抱怨,話聲便嘎然而止,隨後她驚訝的看著面前的這個人。

“你怎麼在這?”

“我為什麼不能在這?這……”

唇角一揚,朱宜鋒向前一步,煞有興趣的盯著她那張帶著雨珠的俏臉時,目光卻不自主的朝著上下跌宕的胸前看去。

“這可是我家啊!”

是啊,這是他家,他為什麼不能在這?意識到自己失言的容茗慧正欲補救時,卻發現他的目光似乎盯著自己的……這登徒子!

“你……”

那心中的憤怒,瞬間化為了戲謔,容茗慧的心底冷笑著,迎著這人目光。就在將要開口反駁時,她看到這個男人笑了,那雙眼眸緩緩蔓延出散漫出一種莫名的情緒,讓她的心頭不禁一緊,甚至就連腳步都不由自主的後退兩步。

盯著她那張俏麗的容顏,這容顏與後世的某位明星倒是有七八分相似,看著那誘人的紅唇,朱宜鋒甚至的咽喉不由自主的動了一下。

危險!

意識到危險的的容茗慧現在甚至後悔了,為什麼要出來透氣,為什麼來這個亭子裡,生意場場的精明似乎在這一瞬間都消失了,就在她轉身想逃時,她下一瞬便被一隻強壯的臂膀摟了過去。

“啊!”

看見她驚慌難過的神色,朱宜鋒的臉上泛起得意的笑容。

意識到自己被這個男人抱住的容茗慧臉膛頓時一熱,甚至就連思緒都變得模糊起來。

“你,你幹什麼,……放、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