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部分

面,只需要適當的遊說,總能令其歸順。

就像他張亮基一樣,在家人的安危得到保障的時候,在意識到大清國的氣數將盡時,他果斷的做出了選擇。

“還請儒齋手書一封給予家人,以便漢督遣人將令家人接至武昌,以免為滿清所害!”

見其心思浮動,張亮基又特意提醒了一句,當初若不是漢督派人把他的家人接到武昌,他又如何能沒有後顧之憂?

面對張亮基的要求,駱秉章不禁再次陷入思索之中,他先是想到自己欲成就一番事業的雄心,又想到出仕十餘年來的皇恩浩蕩,同樣還有那朝中無處不在的“滿漢畛域”,表面上於皇上而言是“滿漢並重,不稍偏視”,可實際上,自滿清入主中原以來其秉持的卻是“首崇滿洲,因所宜也”的原則,至於那皇家的訓諭中對漢官的猜疑亦是屢屢可見。甚至說連那皇上也曾公開說過“漢尚書朕不能全信”的話語,正因如此,其才會在直省優肥之缺中首選旗人,在職官品級中,滿官品級之初制均設漢官一等至三等。

在這種情況下,漢臣幾乎皆是唯唯諾諾,徒為自保祿位之計,緘默不言,以為保身,康熙朝如此,現在未曾不是如此!以至於出仕前座師曾特意叮囑其自保之道,並用涂天相遭到罷斥時話語提醒他。

“我漢人,用我則用,不用我便回籍教書!”

這便是看似風光的漢臣於朝中的境遇!思索良久之後,駱秉章看著張亮基反問道,

“石卿方才所言,是漢督之言亦是臣下之猜?”(未完待續。)

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

(今天卡文了,下週補更吧,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幾日前剛下過的那場持續數日的暴雨,甚至使得這濤濤江水都跟著漲起了寸許,就連同那江畔的蘆葦蕩裡也被淹於江水中,而對於乾旱月餘的湖北大地而言,這場暴雨似甘霖,此時湖北田間水稻大都已經收齊,那麥子或是紅薯剛剛種進地裡,正是需要的雨水的時候,這場大雨看似下的急,於莊稼來說卻又是一場急時雨。

今年個個難得的好年景!

對於經過了差不多半年兵荒馬亂的湖北百姓而言,今年確實不錯,雖是兵荒馬亂,可除了省城之外,卻沒有幾個地方真正遭受兵災,眼瞧著年景這麼好,有人便將這一切歸於“天命南移”,當然這“南移”移的不是江寧,而是武昌。

這當然只是村裡鎮上的讀書人這般說道,他們自然不會認為那焚孔廟、毀詩書的粵匪“順應天命”,在他們看來,能夠讓湖廣總督那樣的封疆大吏歸順的“漢軍大都督”自然是“順應天命”之人,有時候,天命總是那般簡單,只不過是讀書人的言語。至於讀書人口中的“天命”,則往往與其利相關。

不過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這天命在何,似乎與他們並沒有多少關係,縱是天命“帶來了好年景”,也需要百姓自己勞作才能落得好景,若不然就是豐年也能餓死懶漢。雖說天氣極熱,但人們還是走到田邊在烈日下挖渠疏水,以讓田間積著的水排出去,而許多興致的勃勃的孩子,卻在水渠處用破網網起魚來,或於江邊的水窪裡戲著水,全是一副無憂無慮之狀。

“快看,快看,過火輪船了!”

突然,正在江邊水窪裡戲著水的孩子指著江中的大船歡喜的嚷喊著。

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瞧見與平素所見的小貨船不同的“火輪”,確實很讓人新奇,莫說是他們覺得的新奇,就是那些自以為見過世面的人,也會覺得稀罕,畢竟這火輪船於這江上確實罕見,實際上縱是上海,火輪船亦不多見,這火輪船是武昌新成立的“汽船公司”從香港買回來的輪船。

雖說汽船公司不過只買回來了六艘蒸汽輪船,於人們眼中不過只是瞧著稀罕,可知道內裡的人卻非常清楚,有一天這江上的舢板帆船之類的木船,早晚會被淘汰,會全數為這日行數百里的火輪船所取代,就像現如今這武昌與長沙之間,官府便是用這火輪船運糧搭客。

在孩子們喧囂著為見著火輪船而興奮時,江岸上的老農卻只是輕撇一眼,然後便默默的吸著旱菸,似乎那輪船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也確實,對於在江邊活了大半輩子的老農來說,雖說他們沒有見過什麼火輪船,可這世間除了田裡的活計,似乎再也沒有什麼能夠吸引他們了。

當岸邊蔭下的老人用眼光一撇江中的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