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看到,成本價,意味著這本書可以以極為低廉的價格銷往全國,到時候自然會有更多的人購買此書。
但是……他真的沒有任何目的嗎?
見其依然猶豫不決,潘世亮的說道。
“先生,其實,我之所有以願意資助您出版這本書,是因為,在我看來,這本書告知人們的何謂國民、何謂政府,恰可解今日人們之惑,正像您於書中所言,如政府方面越出本分,施行暴政,這時站在人民立場,就可能採取以下三種舉動。一、屈從政府;二、用實力對抗政府;三、堅持真理,捨身力爭。”
潘世亮並滑隱瞞他的想法,他之所以願意資助其出版這部書,自然有他的用意。
“在以上三策中,這第三策才是上策中的上策。而滿清之奴役,使得人們要麼只知屈從,要麼只知對抗,而不知堅持真理……”
別人是否會用真理說服政府,潘世亮不清楚,但是他需要別人去這麼做,需要形成這一種社會的氛圍,只有如些,他才能夠在未來獲得更多的保障。
“……政府是中國的政府,人民是中國的人民,那麼人民就不應害怕政府,而應靠攏政府;不應疑惑政府,而應親近政府。凡屬人民,均應一身兼負兩種職責:一方面應在政府領導之下,充當一個公民,這是作客的立場;另一方面是全國人民共同協商,結成一個稱為“國家”的整體,制訂法規,並付諸實施,這是當家作主的立場。可見,民為邦本,人民就是主人,政府只是代表。但是現在的中國還只有政府,沒有人民”……先生,您的這本書將會回答人們的疑惑,告訴人們何為政府……”
儘管潘世亮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王運卻從他的話話中,聽出了其心中所想,他並不滿足作為商人的地位,他希望像西洋一樣,能夠對政府發揮大商人的影響力,當然,這需要一點,就是政府承認國民才是國家的主人,而不是政府,同樣也不是皇室!
私心!
這正是潘世亮的私心!
“你不願意做皇帝陛下的臣民!”
的話顯得有些誅心,因為每一箇中國人都是皇帝陛下的臣民,面對這樣的問題,潘世亮卻回答道。
“陛下曾言,未來之中國所需要的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國民,而非毫無人格之奴隸,我等自不願為皇帝陛下之臣民,而是願為皇帝陛下所統治中華帝國之國民!”
一句看似沒有什麼區別的話語,聽在王運的耳中,讓他的眼前一亮的同時,隨後又陷入沉思之中,他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而後看著潘世亮說道。
“你要知道,這可是有大逆之嫌!”
是的,一句“不願為皇帝陛下之臣民”,就堪稱是大逆之言了,但這句話卻提醒著王運,他似乎在還沒有給這本書一個完美的總結。
“非是大逆之言,而是遵陛下之宏願!”
搖著頭,潘世亮最後又反問道。
“陛下是所願是為如奴隸之臣民,亦是自由人格之國民?”
正常雙更,第二更!支援鐵血宏圖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以及每一張月票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拜謝!鐵血宏圖群:1505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第613章 所為何(第一章)
臣民!
國民!
何謂臣民?何謂國民?
臣民之頂點為滿清奴役下之奴隸。國民則始於中華朝!
一篇文章看似不甚至起眼,但是有時候卻會對人造成很大的衝擊,為臣民還是為國民?
對於開宏五年的人們來說,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注意到這一點,但是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會忽視這一點。
“……願為皇帝陛下所統治中華帝國之國民!”
看完報紙上的這篇“國民與臣民”的文章,朱宜鋒甚至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神情變得凝重,甚至就連呼吸都變得有些異樣,坐在那裡,一時間居然有些走神。
他腦海中在反覆的思索著這件事,思索著有關“臣民”與“國民”的問題,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篇文章至少在這一刻給朱宜鋒造成前所未有衝擊。
這是民眾的覺醒!
幾乎是一瞬間,朱宜鋒的腦海中就得到了一個答案,這個答案甚至讓他有些激動,似乎這篇文章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開宏五年來初啟民智的一個成果。
是的,五年來的啟民智,從這篇文章中可見一二。民智的開啟,不是以培養了多少學生、建了多少大學做為象徵,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