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國家電影文化的意識有關係。你看好萊塢那麼多的雜誌,那麼多的宣傳,你分門別類地去看八卦,故事,或者說是評論,一個演員對一個角色的態度,一個導演的追求,那些比例你分析一下,你就知道人家是怎麼在做宣傳的。就是不一樣。
彭小蓮:在美國,也是有專門的八卦雜誌,是擺在超市收銀櫃臺的邊上,那是幾乎沒有什麼人去碰它和買它的。八卦是絕對不可能在New York Times上看到的,一部好的影評是不會和八卦沾邊的。
田壯壯:我今天有這樣一個感覺。我有一個學生今天從柏林電影節回來,就是參加那個“天才電影訓練營”,每個國家選一兩個年輕人去,訓練一週,都是非常好的孩子。他說了一句話,我特別感動。那個小夥子回來以後,今天下午來見我,我就說:“好嗎?過癮不過癮?”他說:“田壯壯老師,我有一個最大的感覺,那兒做電影的人,是人,大家都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在認認真真地討論電影,在認認真真地做電影。從來沒有誰把電影作為一個值得炫耀的東西,你做的也不是一種比別人高貴的職業。”我們現在等於是把電影推得特別高,閃光。
彭小蓮:給人很多的虛榮和假象。
田壯壯:是啊,正因為推得太高了,人家站在底下,就可以看見裙子底下的內褲了。看到裡面穿的是什麼東西,那西裝裡面穿的可能是爛布衣服。就是因為你被推得太高了,大家仰頭看的時候,那是一定要看出一點名堂來的。我覺得電影應該會下來,就像我們上小學上中學的時候那樣看電影的狀態。你說那時候,說有十大明星,哪有像現在萬人空巷地去看的?
彭小蓮:那我這次到北京參加電影百年紀念活動的時候,章子怡就坐在我們的車裡,沒有什麼反應嘛,不就坐在她自己的位置上?
田壯壯:你是圈子裡的人,圈子裡的人有多矜持?你讓她到街上走走。我在韓國就見過,一個香港的二流演員,整個兩條街道,全部是警察,路堵得呀,簡直是瘋狂。那會兒是韓國電影剛剛開閘,對美國電影有所限制,對國產片開始支援。瘋狂得讓你頭大。你說怎麼可能,韓國人沒有見過電影?但是怎麼可能是那樣的?
彭小蓮:我不知道你稱為這種尷尬的狀態,什麼時候可以改變。
田壯壯:咱們這輩子可能就夠戧,沒什麼希望了。不太能過去了。你也就阿Q一下就自己在那裡拍吧,拍到哪裡算哪裡了。我是沒有想太遠,我現在真的想得很開,多一部少一部,對咱們來講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我倒是覺得多幾個好的導演,少一點電影的尷尬,這是最重要的!你能做一點事情,能夠還原電影的一些本質的東西,這也是最重要的。我在學院就有這個感覺,我今年辦了一個青年導演座談會,和電影局合辦的,電影局特別支援。我報了各式各樣導演,每一類的片子都有。我對電影局說,你們覺得哪一類非常難透過的片子,但是你們還是透過了,希望學生們給你們一些資訊的,就拿來放吧。後來我們放了八部電影,結果是場場爆滿。而且學生看完以後對電影的那種討論,就特像咱們當初進學校的時候那樣真誠。這十天我特愉快,我一進電影院,就看見那麼多孩子在那裡等著看電影,這是一種對電影本身的熱愛,並不是你明星來了我熱情,我是衝著電影本身來的。你看見他們發自內心對電影有一種很真實的反應。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田壯壯 彭小蓮:電影人的尷尬(10)
彭小蓮:那都是什麼電影?
田壯壯:電影很多。《青紅》、《世界》這算是他們年輕人裡面腕級的導演,《我們倆》、《芳香之旅》①。
①《我們倆》,導演馬儷文;《靜靜的嘛尼石》,導演萬瑪才旦;《光榮的憤怒》,導演曹保平;《青紅》,導演王小帥;《世界》,導演賈樟柯;《上學路上》,導演方剛亮;《芳香之旅》,導演張家瑞;《青春愛人事件》,導演顥然;《孔雀》,導演顧長衛;《向日葵》,導演張楊。
彭小蓮:你覺得《芳香之旅》怎麼樣?我可以不錄你的講話。
田壯壯:沒有關係,你錄好了,因為這是一種探討,學生也都直接說了。《芳香之旅》非常不好看,因為符號太多,導演沒有很平實、真誠地去講一個故事,他給影片附加上去的東西太多,人物就沒有生命力了。講得太羅嗦,故事講不乾淨,因為你有那麼多符號的東西要去解釋,就很累。還有藏族的那個導演《靜靜的嘛尼石》……
彭小蓮:他們說非常好,也有人跟我說,非常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