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音譯彌勒,未來佛的意思,漢人叫慈氏菩薩。‘七度母之門’是有關未來的法門,自然要伏藏在未來佛這裡了。這尊彌勒佛身高二十六米,重約一百噸……”

香波王子覺得對方小看自己了,緊接著說:“彌勒佛頭髻摩天頂著天堂,雙腳入地踩著地獄,用一整棵稀世的白檀香木雕刻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獨木雕佛,重量無限。當年乾隆皇帝為雕刻大佛,劃撥庫銀無數,雕刻成功後,又是全身貼金,鑲嵌珠寶無數,光大佛身披的大袍,就用去了萬尺黃緞。”

阿若喇嘛吃驚地瞪著他。

香波王子說:“我的意思是‘七度母之門’應該和‘七世佛’在一起。”

阿若喇嘛說:“這就是‘七世佛’。當年乾隆皇帝頒旨,將治藏大權交給七世*喇嘛格桑嘉措。七世*喇嘛為報皇恩,從西藏各地蒐集大量珠寶,派人去尼泊爾換回這棵舉世罕見的白檀香樹,由西藏經四川、陝西、河南、河北,歷時三年零三個月,才運到北京。‘七世佛’,就是七世*喇嘛獻造的佛。”

香波王子說:“你是說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師伏藏‘七度母之門’時,就已經預言七世*喇嘛將會獻造‘七世佛’?”

“不是預言,是授記,就好比現在對未來的規劃。”

“這是對歷史和命運的規劃,有可能一絲不苟地實現嗎?”

“那就看你了,看你的鑰匙能不能開啟‘七度母之門’。”

香波王子仰頭觀望著,就像過去許多次感受到的那樣,一股巨大的造像氣勢震撼著他,讓他清晰地感覺到了藝術在宗教氛圍裡所達到的效果。那是慈悲的高大和福田的偉岸,高懸而起,傾瀉而來,能在一瞬間擊碎任何一顆與佛有緣卻又留戀俗塵的凡夫之心。他收回眼光,再看殿堂層樓的環襯,燭光一層層疊加著,繪飾的佛境、雕鏤的廊簷、華美的穹頂,象徵了世間的結構,而世間有多大,佛就有多大。

阿若喇嘛招招手。香波王子和鄔堅林巴緊隨其後,繞過護衛的紅色木柵欄,走到了獨木大雕佛的背後。

三個人靜靜佇立著。

香波王子看到佛體的裙裾飄飄欲墜,雕刻的線條有力而流暢,是那種功力非凡的斤斧揮灑,看到佛體的背面就像一面陡峭的山壁,衣裙瀑布似的流淌著,動感十足。他從來沒到過佛像後面,新奇的感覺讓他上看下看,左看右看。

阿若喇嘛音量充沛地說:“就在這裡,‘七度母之門’。”

香波王子默誦著《地下預言》的“授記指南”:

文殊道場的中央,四百八十四神像,千百億化身之佛,

來自燠熱山國的菩提樹,身後是七度母之門。

香波王子說:“雍和宮正殿裡最早的佛像至少有五百三十五尊。”

阿若喇嘛說:“如果從五百羅漢山上減掉五十一尊羅漢呢?”

香波王子說:“怎麼能減掉?五十一尊羅漢是在戰亂中丟失的,除非……啊,除非……不會有這種可能吧?”

阿若喇嘛說:“誰都覺得不會有那種可能,但就在最近,我從我的本尊佛的秘密加持中知道,雍和宮的瑰寶五百羅漢山其實並沒有在戰亂中丟失五十一尊羅漢,它本來就只有四百四十九尊羅漢。也就是說,如果不算原本就沒有的五十一尊羅漢,不算兩廂配殿裡以後新增的數千尊金佛、銅佛、旃檀佛,在雍和宮成為皇家寺院的極盛時期,正殿裡的佛像正好是‘四百八十四’尊。”

地下預言 6(4)

香波王子說:“可是‘文殊道場的中央’又怎麼解釋呢?誰都知道,浙江普陀山是觀音道場,四川峨嵋山是普賢道場,安徽九華山是地藏道場,而文殊道場是山西五臺山,跟北京雍和宮沒有任何關係。”

阿若喇嘛說:“道場不過是菩薩之心,心到哪裡,道場就到哪裡。歷代有作為的皇帝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文殊菩薩把大智大勇安駐在帝王的心胸裡,以求普天教化。如此,‘文殊道場’就是王土,王土的‘中央’自然就是北京了。”

香波王子說:“這是修行喇嘛的理解,不是嚴謹學者的解釋。”

阿若喇嘛又說:“如果既是修行的喇嘛又是嚴謹的學者呢?至於‘千百億化身之佛’,指的就是彌勒佛,古老的偈語是這樣的,‘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來自燠熱山國的菩提樹’就更好解釋了,‘山國’是尼泊爾,佛說‘菩提本無樹’,又說‘燠熱檀生香’,檀香樹只生長在燠熱之地。”

香波王子說:“幾百年來,許多人都在瘋狂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