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奶類、全谷、白菜及豆類;煙酸通常稱為維生素PP,維生素PP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但多數含量較少,其中酵母、花生、全谷、豆類,特別是肝內含量最為豐富,玉米含量並不低,且高於大米。

運動因素

運動不足是導致肥胖的又一大重要因素。

運動不足,不僅於減少了能量消耗,也使機體變成了能量易在體內貯藏的代謝狀態。實際上,一旦運動不足,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也減弱,形成骯胰島素的狀態。由於抗拮胰島素的作用,會代償性地引起胰島素的分泌增加。相對於降血糖作用的減弱,而脂肪合成的作用卻未減弱,因此,就產生了脂肪蓄積的代謝狀態。更有甚者,處於運動不足狀態下,基礎代謝下降,貯藏能量卻增加,而且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也出現亢進。實際上,運動不足在肥胖成因相關性方面,與其說是能量消耗減少,還不如說是代謝狀態的改變所引起的要多些。

運動不足的情況,在現代社會里已成為肥胖產生的重要原因,日愈涉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交通手段的完善、家庭勞動的電氣化、體力勞動的減少,已經幾年形成了“省力型”社會。因此,成|人膳食近10年來尚未改變,使肥胖者急劇增加,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美國《預防醫學》雜誌曾指出,汽車在成為現代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代步工具的同時,也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書中說到,駕車時間越長,人的腰圍就會越粗,可直接導致肥胖。

調查者在對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1萬多名市民進行為期兩年的跟蹤調查後發現,駕車時間每增加30分鐘,肥胖機率隨之增加3%。經常駕車者與經常步行者相比,肥胖比例要高出7%。

美國被稱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多達91%的被調查者表示,出門時一般不會走路,其中大多數人每天在車裡度過的時間超過1小時。

調查負責人弗蘭克指出:“駕車越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