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難以想象的,但在當時卻是很自然、很常見的情況,部族民眾皆遵守效忠的承諾。
侯岡要回部族領地,虎娃則帶著太乙和嘰咕與之同行,反正此番遊歷是為了印證修行,解決了九黎之事,不妨在中華之地多走走看看。
見侯岡如此決定,重華便勸丹朱賜予侯岡信物,派人先行上報天子帝堯侯岡在九黎所立之功,另派人將其功業事蹟傳至部族之中。也就是說,要以官方的名義先派人去侯岡氏部族打好招呼,宣佈侯岡即將回來,並宣揚其在九黎之地助帝子丹朱立下大功,讓族人們準備好迎接君首,不久之後天子便會正式派使冊封。
這個安排很妥當也很貼心,就算重華另有用意,以顯示侯岡與丹朱之間的親近關係,或者暗示侯岡與丹朱已結盟,但只要話不明說,就挑不出來任何毛病,也符合國中禮制。侯岡並沒有拒絕這些,他接受了丹朱的信物,也向丹朱和重華表示了感謝。
丹朱在九黎之地耽誤的時日已經夠久了,次日便率親衛隨員啟程離開,乘坐的是軒轅雲輦。五位大巫公率領各部首腦一直將丹朱送出百里之外,沿途九黎民眾皆望雲輦而跪拜。渡過大江之後,虎娃等人與丹朱在共工氏的地盤上分開。
丹朱要往北行返回帝都覆命,而虎娃則想沿江東去,去看看真正的大海汪洋。在巴原上,海其實是大湖之意,比如虎娃家鄉的花海和魚海,又比如大江被巫雲山脈阻隔,在巴原上形成的東海。但大江最終流入之地,卻是真正無邊無際的浩瀚汪洋。
侯岡雖說要返回部族,但也不著急,乾脆先陪虎娃順江而下到達海岸,然後再沿海岸北上兜個大圈子回部族。臨別之時,伯羿特意對虎娃道:“你既是此身、既是此行,那就不必稱你彭鏗氏大人了,還得叫你虎娃。”
虎娃微微躬身道:“那是當然,伯羿大人是否有所賜教?”
伯羿道:“你隨侯岡回部族,可能會遇到一些事情。你雖修為不俗,但有些事情還是會超出預料,有些麻煩,就算你的本尊至此也對付不了,連我都覺得棘手。世事並非都像在南荒中斬殺妖邪那般簡單,不是一張神弓便儘可解決。”
伯羿顯然話中有話,好像在暗示什麼,但他既然不願說破,虎娃和侯岡也不便追問。更奇怪的是,伯羿大人說這話的時候,語氣中竟帶著歉意。
……
虎娃與侯岡腳踏波濤、順江流而下,太乙也以大神通攜嘰咕同行,為了不驚動兩岸民眾,他們都注意隱匿了身形。此時已經入冬,氣候漸冷,正是雲夢巨澤的枯水季節。想那奔流村的奔流槓與奔流通父子應該已率族人離開重辰氏部族的地盤,悄然遷往九黎之地了。
如今九黎五大部完成了內部整合,又消除了外部威脅,正是可以向南荒深處遷徙擴張的大好時機,也有足夠的地盤能夠安置奔流村一族。從他們原先所在的位置往南行,首先接觸到的應該是蠱黎部,或許最終會被蠱黎部吞併融合。
哪怕是在枯水季節,腳下這條奔流的大江很多河段仍有數百丈寬廣,虎娃從大江入海,終於見識了真正的浩瀚汪洋。哪怕御神器飛上高空,東望仍是茫茫無盡,依稀可見島嶼錯落分佈,雲霞飄渺間宛如蜃景。
他們沿著海岸線北上,又到了滾滾大河的入海口。大河比大江渾濁,從遠方的高原上攜帶來大量的黃色泥沙,竟將近陸的海域也染黃了一片。四人又沿大河西行,邊走邊逛,兩岸多見人煙城廓,比巴原很多地方更為繁華富庶。
據說羲皇太昊最早就是在大河下游一帶建立了中華之國,附近各部族臣服,太昊開創了青帝世系。後來,生活在這一帶的眾部族也被人稱為東夷部族,而九黎諸部的祖先也曾生活在這裡,在蚩尤戰敗後才遠徙南荒。
太昊立國之後曾率部沿河而上,定都在中原一帶,後世的炎帝、黃帝也定都中原。中原既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政治概念,歷代所指的區域雖有所重合,但也有所差異。侯岡出身的侯岡氏部族,就生活在東夷和中原交界處,大河以北的沇水岸邊。(未完待續。)
053、聰明的嘰咕(上)
虎娃這一路,從雲夢巨澤以南出發行遍江河,見到了中華之地的不少部族與屬國,感覺中華帝國和巴原上的巴國有明顯的不同。首先各地的風俗差異顯得非常大,其次中華天子並不是直接統治所有的部族。
巴原上各地的風土人情當然也有差異,比如生活在東海岸邊的白額氏族人,很多習慣就和巴都城周圍的居民不一樣;高原上武夫丘腳下的紅錦城,甚至經常能見到妖族出沒,而當地人已見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