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部分

建浩罕城到撒馬爾罕、布哈拉的鐵路。並且迪化—西安的鐵路二期工程開工,為這條幹線擴容,增加運輸能力。

浩罕城通車,代表著帝國將在中亞擁有沙俄和英國無法比擬的影響力,實則葉昭原本對浩罕一帶安集延人的地盤並沒有太強烈的領土訴求,雖然滅亡了浩罕汗國,但這一帶葉昭以前並沒有認為其可以成為帝國長久的領土,但隨著時局變幻,葉昭的這種想法慢慢改變,將現今帝國佔據的西域疆土消化並不是不可能。

從浩罕城的鐵路線將會有西線和南線兩個走向,東方鐵路公司與布哈拉汗國爭取到的就是西線的鐵路修築權,南線,將會連通帝國軍事重鎮摘星城(突厥斯坦),一千餘公里,但地勢平坦,施工並不很困難。

現今帝國鐵路絕大多數為私人投資,不過浩罕城南線鐵路大概要透過財政撥款了,畢竟商業價值不大。

浩罕城的通車,同時也代表著“新絲綢之路”的復興,實際上這些年,中原商品大量流入西域,現今可不僅僅是絲綢、瓷器和茶葉了,更多的是工業商品,在這種不對等貿易中,西域的牛羊幾乎處於被掠奪的地位,帝國不得不從一定程度上干預自由貿易,對牧民採取了一定的保護政策,畢竟安集延人已經成為帝國公民之一員。

不過布哈拉人乃至更遠的西方地域可就沒這種幸運了,中國商品的湧入,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當地的經濟秩序,比起古國絲綢之路的文明之光,新絲綢之路可以說是赤裸裸的經濟侵略了。

現今葉昭也體會到了,在現時代當中國向工業國家躍進時,這種無與倫比的優勢和對四鄰貿易的強大競爭力。

同時,沒有競爭對手的商品傾銷又反過來會加速帝國工業化程序,比之小小日本島國的明治維新,當中國走在前面時,這種深厚底蘊下的地理戰略優勢強了何止百倍?

而浩罕城的通車,相信將會促使中國商人的足跡漸漸越過布哈拉汗國到達波斯一帶,也就是伊朗。

()好看的txt電子書

汽車緩緩停下,打斷了葉昭繁亂的思緒。

這是新西伯利亞市警察局之前,中俄雙語的白色牌子掛在圓圓的石柱上,圓頂尖塔石樓,典型的俄羅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