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部分

名叫柳娜。年輕時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去年那天趙海打吳仁、鬥錢平陽的保鏢劉德秋、面對李梅的大匣子槍面不改色等表現,給柳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採訪趙海,說起上次見面,柳娜顯得很興奮。

柳娜說,第一次見到趙海,就覺著他性格率真,純潔可愛。又說,那天,趙海堅持了原則,不畏權勢。盡顯出了少年英雄本色

在採訪之前,這個柳娜。顯然對趙海作了比較詳細的調查和研究。

柳娜知道他曾經是一位考試交白卷的落後學生,知道他似乎先知先覺,提早半年,開始複習功課,結果,參加華國十八年來的第一次高考,便一舉奪取了東山省的狀元頭銜。

柳娜還知道去年大年三十晚上,華國人民廣播電臺曾經宣傳過趙海,因為他幫助本地公安機關,摧毀了一個流…氓犯罪團伙,而稱他為少年英雄。

趙海入學第一天和趙向前發生的衝突,和馬巖鬥氣、成立夏荷文學社,和軍訓教官打架,當越獄犯的人質,開發八先陵風景區,甚至華京國際飯店的那件事,柳娜都知道。

採訪期間,柳娜又是給趙海拍照,又是和趙海談論《班主任》和《傷痕》這兩個小說,她哇哇啦啦地說啊說啊,完全是一副趙海鐵桿粉絲的模樣。

柳娜的採訪,從上午八點半開始,一直搞到十一點多。當張康和孫小胖、趙向前下課回到宿舍時,她才意猶未盡地和趙海告別了。

毋庸置疑,趙海兩世為人的第一次被專訪,讓他充分體驗了一番名人的榮光和快樂。

華國日報社開了頭,緊接著,住在華京市的一些報紙、電臺的記者,也陸陸續續地來到華京大學,對趙海進行採訪。

當一些外省市的記者蜂擁到華京大學時,趙海基本就沒時間再上課了。

趙海一開始的時候,對這些採訪,還感到歡喜,漸漸地,他就厭倦了。

回答著千篇一律的問題,講述著滾瓜爛熟的個人經歷,無數次地暢談華國大勢,不斷地指點文學江山,這一切,重複來重複去,就讓人乏味了。

並且,隨後的這些記者們,沒有一個像柳娜那樣,熟知趙海,崇拜趙海,他們不遠千里來到華京,都是受領導指派,要來完成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

或者是各大小報刊、電臺的領導都十分重視對趙海的採訪,或者是他們把這次外派當成了旅遊福利,所以,他們派出的記者,個個都是有資格的中老年,無一是年輕者。

面貌可憎談不上,看著沒有美感,卻是千真萬確的。

當某個星期天的上午,趙海剛剛吃完早飯,一個北原省的中年記者堵在了218宿舍門口時,趙海惱了。

當時,龍行正按照以往每個星期天的習慣,騎著摩托車,來到華京大學華文系招待所樓下,等待著趙海。

趙海要去八先陵!乾坤圈已經煉化完了上一個星期天去吸納的土靈氣,它需要再去八先陵吸納一番!

趙海推開擋在門口的那位中年記者,一邊下樓,一邊回答了他緊追不捨下提出的幾個問題,然後,趙海跳上了龍行的摩托車,擺了擺手,說了聲再見,就揚長而去了。

第二天上午,趙海就透過學校宣傳處對外宣佈,為了學業,他今後謝絕任何單位和個人的採訪。

華京大學的領導們雖然希望透過媒體宣傳趙海,給校方帶來榮光,可體諒到趙海窮於應付、焦頭爛額的苦楚,便通知保衛處,將所有采訪趙海的媒體記者拒之門外。

趙海終於回到了原有的生活軌道。(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九章 開山鼻祖

華國有大大小小兩千多家報刊和電臺,它們幾乎都轉載和轉播了《傷痕》這個短篇小說。

肯定《傷痕》的人和否定《傷痕》的人,讚譽趙海的人和批判趙海的人,在全國各地展開了大辯論。

文學界的,藝術界的,教育界的,其它各行各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無數人參入了這場華國有史以來十分罕見的大辯論。

關於教育大革命,關於階級,關於親情,關於仇恨,關於人性,關於過去,關於新時期,關於文學,關於小說作法,關於作家無數的關於,紛紛冒了出來。

伴隨著這場鋪天蓋地大辯論而來的,就是《傷痕》的作者趙海和小說的女主人公王曉華,成為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大名人!

《黃土文學》第九期的出版發行,將這場關於《傷痕》的大辯論推向了極致!

在這一期刊物上,《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