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有金仙發話,那元化再是不捨,也是不敢忤逆了金仙之意,且適才那一下神念入侵也是給其一個極大的教訓,知道這位金仙的修為不是自己所能抵擋的,當下不敢再說什麼,探手取出一個瓷瓶,施展術法自那盒中取了三滴出來,且生恐這金仙認為自己藏私,取髓之際皆是放在明處,只見三滴白色透亮、散發無窮寒氣地玉髓飛了出來,迅即沒入那瓶中,隨後元化便將木盒蓋好,滿臉不捨中拋給那雲義仙人。
濟世宗三仙寶物失而復得,心中之喜實在難以言表,只是那金仙還未曾說話,三仙也不敢造次,只是那滿臉地喜色,卻是任誰都看得出來。
顯身的金仙自然是那凌空了,此時見那元化真君、已是將盛放萬年玄玉髓的盒子還給了濟世宗三仙,不由對那元化真君躬身一禮說道:
“仙友能看在吾之薄面,從善如流,甘願奉還此物,吾實在感激不盡。”
凌空這番舉動卻是將那四位真仙驚的嘴巴大張,曾幾何時,大羅金仙竟會對一區區真仙之流言謝,凌空這番舉動傳出天界,恐要聞者皆驚,作為仙道的頂層,大羅金仙一直是天界群仙仰視地所在,這些得了仙位的仙人們,只要平日多加修行,便是飛昇之時不過是地仙之位,也是可修得真仙之境,然若是要想再進一步,成就金仙大道,那便是非要證得至一之道,方可聞得大羅之果,從而結就金身,成就大羅。
是以金仙在天界中乃是絕對的頂層存在,諾大個天界,除去那些妖王、魔王之外,金仙卻是不過百數十人,且人人均是名動諸界地人物,其中最有名者便是當初封神時候的闌教十二金仙,及今日的上洞八仙,這位金仙雖是未曾聽聞,然只看其對元化真君用神念查探之下,那元化真君競無絲毫抗拒之力,便知此人定是金仙無疑,是以這四位仙人見凌空向真仙行禮,那能不驚訝莫名。
卻說那元化真君見這位金仙向自己行禮道謝,只將其驚的手足無措,急急對凌空拜了下去,說道:“小仙實在不敢當上仙大禮,上仙此舉實在折殺小仙了。”
那三仙也是驚在原地一刻,便也同時向凌空拜倒,謝過凌空相助之德。
第五集 劍仙逆天含私怨 各方粉墨斗機心 第四章 天規森嚴(下)
凌空見此也是一愣,暗自猜疑,莫非自己此舉確是不該麼,卻仍不知錯在那裡,竟是教這魔仙及那三仙驚作如此模樣,還對自己拜了下去,當下也急急收住自己的動作,那元化真君偷眼看凌空未繼續施禮,這才從地上爬了起來,又見凌空面上並無不愉之色,便又向凌空深施一禮,言自己還要趕回去救人,先自告辭,還請上仙莫罪,得凌空首肯後,便急急駕御遁光而去。
其實凌空也未曾做錯了什麼,只是不知金仙在天界的地位而已,整個天界雖是無邊無際,妖魔仙神混雜期間,然論及勢力龐大,還是要數那得原始天尊、靈山諸佛許為正統的天庭,是以天庭訂立的規矩,便成了天界均需遵守的鐵律,天庭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執掌周天星力不入仙冊,乃是掌權之人,餘下得成仙位者分為三等,飛昇時身軀無法穿越九宵罡風,僅剩元嬰道成乃是地仙。身軀留存,然有傷損者乃是天仙,只有身軀無恙,不懼九宵罡風侵襲,完好飛昇者乃是真仙。而在其等之上的金仙之流則不在天庭管轄之內,一旦得成大羅道果,便可上得三十三天之上離恨天中,拜見原始天尊及老君等聖人教主,從此參悟大道,自在逍遙已極,是以莫看真仙與金仙僅有一線之隔,然其中差別不可以道里記。
是以凌空這一番金仙拜真仙,怎不教其等驚慌失措,然凌空卻是不明此理,此際猶在暗思自己不過是道謝一番,怎地卻是將這四位仙人驚作如此模樣。是以對元化真君告辭之語。也只是將頭略點,恐自己再有什麼失儀之舉。
濟世宗那三位仙人見這位從未聽聞過的金仙一副略有所思之狀,本欲上前告辭之語也是不敢說出,畢竟這位金仙幫自己等要回了萬年玄玉、髓這樣的天界奇珍。若是得了好處便走實在有些說不過去,是以三仙互視一眼,靜靜等侯凌空這位金仙示下。
凌空靜立一處思得一刻,自己也是未曾想出什麼頭緒,只在心中疑惑,莫非天界中等級便是如此森嚴嗎。自己不過稍稍顯露了一絲氣息,便將這幾位有真仙修為的仙人驚作如此模樣,看來應是如此解釋了。當下回神過來對那三仙抱拳問道:“吾雖是僥倖得成大道。但卻一向在山中苦修,不知天界近況如何,是以欲向三位請教一、二,還望三位能解吾之疑惑。”
濟世宗三仙聞得凌空之話,雖是面露不解之色,那雲義仙人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