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錦璘見康素素追了過來,慌忙迎上前去。
莫天偉一見妻子,心中說了聲“素素性子剛烈,莫某規勸一晚上她就是不聽;還是跟來了!”
尒達見康素素向這邊跑來,嘴裡喊著“娘”,飛快地奔了過去。
康素素跑到關錦璘跟前“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哀求:“關將軍,奴家要跟尒達和他爹一道去上海,還望您恩典恩典!”
關錦璘將康素素從地上拽起來道:“康大姐不能這樣,快站起來說話!”
康素素站起來了,卻是淚眼汪汪道:“尒達這孩子跟奴家相處還不到一年,奴家丟舍不下他;因此才趕來飛機場了,謝天謝地,你們還沒起飛!”
康素素開誠佈公地講明事情的原委,關錦璘不禁瞠目結舌。
康素素見關錦璘不吭聲,抹了一把淚水接著道:“本來關將軍安排奴家跟馬車隊上內蒙古,這也有道理;畢竟馬車隊那邊有奴家的爹爹需要照顧!尒達從小失去娘;他不在奴家身邊奴家心中就哇涼哇涼;因此孤注一擲,還望關將軍開恩!”
尒達聽他娘如此講,早就淚流滿面地撲過去緊緊抱住康素素;母子倆哭成一團。
關錦璘眼睛溼潤了,他知道康素素那年為了保住尒達一條幼小的生命,在塗橫山匪徒追擊下狠心將孩子從山崖上撇下去。
尒達被撇下山崖後不知是死是活,但康素素總認為她的兒子不會死。
天寶市建設成大後方基地後,康素素跟爹爹康平順,弟弟康青蛙在街頭擺了個攤位賣洋芋攪團。
康素素和老爹、弟弟賣洋芋攪團是為了養家餬口,但最主要目的還是尋找失散多年的兒子和丈夫。
天寶市1936年通的火車,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華北、華中、華南的難民不斷擁入,街頭每天人頭攢動。
康素素不厭其煩地詢問過往人群,問他們見沒見過一個胳膊上有顆蠶豆痣的孩子;還問知不知道一個名叫莫天偉的漢子,他是國軍連長;奴家的男人。
那時節莫天偉已經是國民革命軍58團團長,只因率部譁變未遂被關押南京老虎橋監獄;好多年未跟家中聯絡。
康素素不知道這些底細,還以為莫天偉只是個連長;才那樣漫無目標的尋找。
康素素是不是有點囉嗦?有點煩人?可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心中的悲傷和痛苦別人哪裡能體會到。
康素素利用製作洋芋攪團的機會,看見一個走過來的人都要詢問三番;還說自己孩子虛歲13歲,週歲12。
這神情跟魯迅小說中的悲劇人物祥林嫂別無二致。
康素素也是有病亂投醫,即便路人看見陌生小孩,哪個會撩起衣袖去看胳膊上的痣,還是一顆蠶豆痣!
嗨,你還甭說,康素素的辦法最終有了效果;竟然是關錦璘從中撮合的。
這不有點奇葩嗎?關錦璘能將康素素失去十幾年的孩子撮合回來?
你還甭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關錦璘還真把康素素母子給撮合成功了。
說起這事,還得從關錦璘從觀音山21兵工廠趕回天寶市說起。
那一天21兵工廠的汽車把關將軍送到渭河南岸,關錦璘看見一家兩行叫賣小吃的攤點;讓司機把他扔下來了。
司機扔下關錦璘返回工廠去了,關錦璘閒庭信步似地在賣吃食的攤點前徘徊。
一陣洋芋攪團的叫聲尖利而刺耳,關錦璘趣味陡增,走上前去要了一碗品嚐起來。
猴子、銀子、尒達三人趕過來了,猴子、銀子、尒達是關錦璘的貼身警衛和武功弟子,關錦璘此次上觀音山沒有帶他們心中多有埋怨。
銀子出了個主意,說我們應該上觀音山跟在師傅身邊,但師傅走來轉去不知在那個工廠;我們不如想觀音山一直走去,說不盡半道上會堵住他。
猴子和尒達聽銀子說得有理,便就積極響應,3人走出當時大後方總督都署辦公的地方世府大院;穿過中華大街、興隆大街、和順大街,一直向觀音山而去;過了容公大橋向南走幾步,卻見關錦璘坐在洋芋攪團的攤點上吃攪團。
猴子、銀子、尒達3人喝喊著跑上前來,拽住關錦鱗的胳膊爭先恐後道:“師傅,你上觀音應該帶上我們才對;我們是你的貼身警衛呀!”
關錦璘笑道:“你們是師傅的貼身警衛沒錯,可師傅一身武功百十個人休想近身;帶上你們還不是累贅!”
尒達挺挺身子往關錦璘跟前一站道:“師傅您說得不對,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