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手槍的日本騎兵在近戰中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日本騎兵建立之初是以法國騎兵為樣本,最初直接使用黃銅刀柄的法軍制式軍刀。
後來日本陸軍將其改進後製式化,稱之為三二年式軍刀。
阿部篤實的騎兵還配備步槍和彈藥盒,身著軍服時肩上要斜挎一個彈藥盒。
騎兵步槍子彈的彈藥盒從構造上多年來沒有什麼變化。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不久,對於從事偵察搜尋任務的騎兵部隊來說;現有彈藥盒所裝的子彈的確是少了一點,為解決攜彈量少的問題;騎兵引進被稱為四四式騎兵彈帶的新的騎兵用布制彈帶。
四四式騎兵用布制彈帶除了可以攜帶大量彈藥之外,還可以額外多帶兩個手榴彈。
引進四四式騎兵用布制彈帶同一時期,為了確保騎兵在長距離行軍時的攜彈量;日本參考了英國以及法國的騎兵裝備,研製了可以綁在馬脖子上的“頸彈帶”。
頸彈帶從九一八事變後開始使用,為減少馬匹的負擔;也不可能長時間使用頸彈帶。
騎兵長時間揹負騎兵用卡賓槍展開行動,會使騎兵的背部和肩膀過於疲勞;從而最終影響騎兵單兵的作戰力。
為減輕騎兵雙肩的負擔,騎兵步槍攜帶行囊誕生了。
騎兵步槍攜帶行囊的製作和設計參考了同一時期德國以及美國騎兵的武器攜帶揹包,不用肩膀背,可以直接挎在腋下。
皮製的騎兵步槍攜帶行囊的試製始於1930年,經改良後在1937年制式化被日本陸軍採用。
騎兵步槍攜帶行囊在盧溝橋事變後全面裝備中國戰場的騎兵部隊,但是由於實戰中步槍攜帶行囊使用起來相當不便,絕大部分前線部隊都自作主張地棄置不用。
阿部篤實這支騎兵小隊還配置5挺輕機槍和10具擲彈筒,火力窺一斑可觀全豹。
小山鎮魂的騎兵小隊從茂陵開拔一路行駛;半下午時來到湋河谷底一個小村莊前面,兵士們都說肚子餓了;阿部篤實建議小山鎮魂在前面的村莊用飯。
小山鎮魂一開始不大同意,害怕被人認出是日本軍隊誤了大事。
阿部篤實呵呵笑道:“將軍忘了我們身上的國軍服裝?100多號人在茂陵謁拜漢武帝陵寢時,不是被支那百姓熱捧嘛!”
小山鎮魂沉吟半天才同意阿部篤實的建議,但對阿部篤實嚴厲道:“我們在茂陵是借了漢武帝的神威,可是這裡是小山村;環境大相庭徑!”
一頓揚揚手臂道:“不過嘗試一次何嘗不可,但兵士們進村後一律不許講話;由老夫和幾個會講中文的從中周旋!”
100多人在村口下了馬,小山鎮魂命令全體都把馬牽在手中;自己也牽著馬向村裡走去。
小山村在湋河北岸一個大平野上,通往村莊的道路曲裡拐彎。
遠遠地一個農人背上揹著背篼迎面走來,小山鎮魂迎上去用濃重的東北話問了一聲:“老鄉,這是什麼地方?前面的村莊叫什麼名字……”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