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衙役動手,那孫雨見這些衙役真的要動手,頓時慌了神,若因為這個被打的半身不遂,那可真是太不划算了。
於是,就在衙役趕來動手的時候,他突然高喊起來:“饒命,饒命,我什麼都說,什麼都說。”
狄知遜望向孫雨,眼神之中帶著一絲怒意,剛才你不說,現在要對你用刑了你卻開口,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奸詐了。
“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回大人話,那陳山欺負我是老實人,經常讓他家牛到我家田裡吃莊稼,我氣不過就跟他理論,他卻仍舊不講理,竟然跟我動起手來,我見他如此,心下憤恨,就找了個時機把他家牛的舌頭給割了。”
“可有什麼證據證明你說的這些?”
“牛舌頭還在我家,大人派人去找便是。”
狄知遜揮手讓衙役去找,不多時衙役趕回來,還真的在孫雨家中發現了已經煮過的牛舌,牛舌被吃了一半,還有一半沒吃,想來是孫雨準備留著下次吃的。
牛舌很大,味道鮮美,既然割了,斷沒有丟掉的道理。
如今人贓俱獲,孫雨又承認了自己的罪行,那這牛舌案也算是破了,為此狄知遜便開始宣判,劉達無罪釋放,孫雨割了陳山牛舌,實屬有罪,但陳山縱容自家的牛去吃別人的莊稼,也是不妥,兩人各打五大班子,關府衙大牢五天了事。
狄知遜辦案不行,但在處理這方面卻是很有經驗,他這樣審判,倒是無人不服。
牛舌案破後,狄知遜道:“還是小侯爺厲害,只是小侯爺怎麼就知道割牛舌的人一定是孫雨,而且用刑嚇唬一下他就會把一切給說出來?”
唐舟道:“本侯爺一開始並不知道割牛舌的人一定就是孫雨,但我知道只要用刑一嚇,他是不是割牛舌的人就一清二楚了。割牛舌這事算不上特別的大,但打二十大板是有可能把一個人給打殘廢的,是被打殘廢重呢,還是承認罪行被關幾天重?”
唐舟這麼一說,狄知遜連連稱是,如果兩個懲罰選擇的話,聰明人都是會喜歡選輕的,那孫雨雖然看起來軟弱無能,但也並不是傻子,他自然不喜歡自己被打殘廢,那個時候,他承認不承認還有什麼區別嗎?
當然,這種情況是放在罪行小來說的,若是罪行很大,比如殺人罪什麼的,犯人寧願挨板子也不可能承認罪行。
斷案,很多時候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行。
牛舌案斷完之後,唐舟和李虎他們在永州城又玩了幾天,這幾天他們純粹就是玩的,並沒有任何煩心事發生,這樣玩了幾天之後,唐舟他們才回柳州城。
而就在唐舟他們回柳州城後一兩個月時間,長安已是初夏時節的時候,唐舟的名字再次在長安城被人頻頻提及。
兩個月的時間,京城長安已經聚集了全國各地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來到長安城後,便開始了相互之間的唱和。
往年這個時候,那些來京城長安趕考的書生是不敢這麼明顯的,因為長安城有大唐第一才子唐舟,有他在誰敢張狂?
但今年不同,所以這些書生顯得很活躍,不過就在他們活躍的時候,從一些書生嘴裡,唐舟弄的那兩本啟蒙讀物《百家姓》和《三字經》卻是突然在京城長安風靡起來,就連那些自認才高八斗的人都想弄幾本這樣的書好好讀一下。
897。第897章 長安的傳說
唐舟雖不在長安城,但長安城仍舊有他的傳說。
《百家姓》和《三字經》的樣本被人給送進了宮,剛從高句麗回來沒多久的李世民在御書房把這兩本啟蒙讀物仔細的看了一遍。
兩本書洋洋灑灑並沒有多少字,但卻淺顯易懂,使得那些剛入學沒多久的孩童可以瞭解一些常識,一些簡單的或者說是基本的人生道理。
這很不錯,至少並不會對整個大唐造成不好的影響。
李世民看過後,便下了一道命令,命人將這兩本啟蒙讀物刊印,分發各學堂、私塾,以後將這兩本書和另外一本《千字文》共列為啟蒙三大讀物。
這樣吩咐下去後,李世民突然想到自己已經兩年多沒有見過唐舟了,除了《百家姓》和《三字經》外,這唐舟可還做出了什麼事情嗎?
“唐舟最近在柳州城都做些什麼啊?”
“回聖上話,聽說小侯爺前段時間去永州玩去了,還寫了一篇遊記。”
“哦,唐舟這小子還會寫遊記,拿來我看看。”
一人將那片《小石潭記》默寫下來遞交給李世民,李世民接過後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