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到,標準作業必須是非常具體的,不允許隨意產生歧義。而崗位說明或者其他的制度和流程,在這一點上是無法和標準作業相比的。
責任意識與標準作業
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完成一系列具體的操作。要做到對這這些操作時完成指導,單純地用概念是無法做到的,需要的是類似提供地圖一樣,提供詳細具體的指導,例如:走多遠向左轉,再走多遠向右轉,看到XX標誌時應左轉……等類似的說明。
從這個意義上講,要將標準作業徹底的貫徹,需要將“責任意識”作為基礎;需要企業員工對自己“做成了什麼”提出的要求;需要企業管理者標註出曾經的問題,避免類似的錯誤被重犯;需要將有效的經驗廣泛推廣,以節省其他人學習和思考的時間。
有沒有“作業標準”是關鍵
前文中已經提到了:標準作業的前身是作業標準,所謂作業標準就是對工作成果的具體要求。例如:進刀的角度、採用什麼型號的鑽頭、打孔的位置……等。
這樣也就很容易區分“崗位說明”和“作業標準”了——只要看其中是否包含了“作業標準”的內容。
標準作業3要素
能不能編制出標準作業,直接影響管理的最終效果。只有瞭解標準作業包含幾個核心要素,才能編制出標準作業。日本能率協會給出的標準作業3要素是:
? 操作的迴圈時間
? 作業順序(作業手順)
? 標準手持量
操作時間最短化
在本章的其他內容中,多次提到“影子”的問題。從豐田生產方式看,成本、品質……等一切涉及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都是方法的“影子”。
只要提到方法人們就會聯想到問題和效率。豐田生產方式就是透過提出更嚴格的時間要求,將“效率”具體化(也就是“分鐘化”,甚至“秒化”),另一方面藉助提高效率要求,幫助當事人發現不曾注意到的問題。
顯然,當提出了“操作時間最短化”的要求後,每一個相關的責任人就必須尋找新的方法。為避免誤解,豐田生產方式反覆強調:“操作時間最短化”必須針對完整的操作,也就是不能說為縮短某一個操作,而增加其他操作的難度,該環節操作時間的縮短不可讓完整操作時間的延長為代價。
作業要領書
任何一項工作都首先會涉及到“作業順序”的問題——先幹什麼,後幹什麼,為此要先準備什麼,隨後檢查和確認什麼。
“作業順序”首先要求編寫標準作業的人,弄清楚“作業順序”的問題。編寫標準作業的人必須根據每步具體的操作內容給出“操作的要領”——在“作業順序”和“作業具體內容”的旁邊註明要領。
通常可以看到的操作要領有:“必須用左手緊緊按住工件”、“不能用手直接觸碰”、“瞄準的公差是~”、“在裝箱時必須保證A面向上”……等內容。
作業指導書與標準作業票
在我國的企業中,常常可以聽到管理者這樣的語言:“這事我跟他說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操作規程就在他眼前掛著呢!”、“怎麼做的方法,我反反覆覆給他做過很多次示範”……等。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五節 管理者的服務意識在哪裡——標準作業(3)
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和老師曾經給自己講過多少次道理?手把手教過自己多次演算的方法……?可結果一定是自己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嗎?兩者間顯然沒有一一對應的關係。
幫助操作者掌握一項技能,促使其的工作成果完全滿足企業要求……等事情,也不是管理者說幾次,示範幾次就可以輕鬆實現的。
因為豐田生產方式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在梳理“作業順序”問題的時候,特別加入了“作業指導書”與“標準作業票”。
作業指導書,就是指導者在給操作者講解和示範時必須遵守的基準。依照作業指導書,指導者對操作者講解和示範,必須在連貫性、針對性的基礎上,還必須針對操作者嘗試的結果給出直接的評價——哪裡符合要求,哪裡還存在欠缺……等。
標準作業票,就是在文字(口頭)說明的基礎上,透過圖表等多種手段,幫助操作者看到自己所要完成操作的全部內容——哪裡是起點,哪裡是終點?準備的要點是什麼?事後的總結必須包含哪些內容?最初的3個月要解決哪些問題(也就是不能讓哪些問題出現)?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