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形,經略軍正將曹相東雖是對杜士儀突然招募了這樣一支蕃軍大為忌憚,可他如今更要緊的是應付經略軍使李佺的各種老辣手段,謝智又領軍三千去了三受降城附近,他也就顧不得這一頭了。畢竟,李佺作為李禕的族弟,李禕很是向其舉薦了幾個可靠的偏裨將校,他絲毫不敢小覷了這位老將。想了好些辦法,他才藉著豐安軍附近最近出現馬賊,把李佺給哄了過去,繼而方才在當天晚上招來了另一個副將陳永計議了一番。
這一天,因新編的牙兵尚在操練,杜士儀命人叫了郭子儀帶著親兵扈從自己出城射獵。與隴右一樣,朔方從前同樣有專供節度使以及麾下將領的獵場。但從前李禕就任後就以此為弊革除,如今的所謂射獵,還不如說是出城射獵飛禽走獸,是否有收穫就得看運氣了,當然,獵物也是隨行將卒的福利。
如今已經是二月末,飛往南方過冬的候鳥陸陸續續有一些飛了回來,又有郭子儀這等長年在朔方從軍的老手引導,不過須臾,杜士儀便從空中射下了一隻大鳥。他示意隨行諸將卒隨意,見眾人歡呼一聲四下去尋找獵物,只有十餘個從者家將不敢稍離,而郭子儀也帶著一行親兵在一旁,他就笑著向其招了招手:“子儀,且過來說話。”
郭子儀聽到四下弓弦聲不斷,他又打了個手勢命親兵散開衛護,以防有流矢突然襲來,這才策馬上前。見杜士儀身邊那些親隨自然而然散開十幾步遠,他一下子意識到恐怕是這位朔方新任節帥有事要對自己說,心頭一凜的同時,立刻露出了鄭重其事的表情。
“子儀想來聽說了,昭武九姓那些族酋力求我為之前康待賓那些獲罪內遷舊部求情,為此甚至湊出了數千兵馬,以供朔方節度驅策。”
說到這件事,近來經略軍中傳得沸沸揚揚,說什麼的都有,郭子儀又怎會不知道?他甚至聽說,經略軍正將曹相東在見人時大發脾氣,可最終也沒有在公開場合說什麼。於是,極其謹慎的他便輕輕吸了一口氣,小心翼翼地說道:“是聽說過。這些胡人應也是感大帥恩德,這才願意出兵馬供驅策。”
“你不用往我臉上貼金,他們不是感我恩德,而是打那些內遷胡戶的主意,打算一遷回來便各自瓜分,以增廣自己的實力,從而佔據更好的牧場和地盤。若不是一部一族吃不下,其實參與者越少越好。至於出的這些兵馬,既然都是各部的胡人,聽的當然是他們族酋之命,這會兒說是供驅策送了人來,等到真正戰事來了,他們就叫起撞天屈找各種理由推脫,甚至於勾結外敵,那會兒我難道還能找他們評理?”
杜士儀見郭子儀面上閃過了一絲詫異,便又笑著說道:“你大約在想,我既然洞察了他們的心思,又何必為人作嫁?”
“不不,我只是佩服大帥慧眼如炬,想來大帥應該早有定計。”儘管杜士儀上任之初便召見了自己,又是將他官復原職,又是在****之際很明顯地偏心於他,而且看上去似乎對自己的父親郭敬之頗為禮敬,但郭子儀除了驚喜,也有疑惑。他年紀不小,可不是那等萬事皆當理所當然的愣頭青。於是,恭維了杜士儀一句後,見其突然不說話了,他便出言試探道,“大帥莫非是想設法將這一支胡兵收為己用?”
“且不說如今這三千人出自十幾個部族,號令不一,就只說這些兵馬背後的胡酋各具私心,我又豈能輕易收為己用?子儀,我聽說,你雖名為先鋒使,但所帶兵馬,如今還是隻有千餘人?”
對於這個問題,郭子儀唯有苦笑:“曹將軍連日用各種名義從我麾下抽調兵馬到別處,故而如今我這先鋒使名下,確實只有千餘人,又和從前一樣了。”
“曹相東此人,倒是很有手段。”杜士儀哂然一笑評判了一句,這才淡淡地說道,“既如此,即日起,我調你以及所部兵馬另有他用。昭武九姓這些胡酋湊出來的這三千蕃軍群龍無首,若真的面臨戰事,便成了烏合之眾,你過幾日給我操練操練他們,順便好好權衡掂量一下他們的戰力如何。記住,操練在於其次,我希望你麾下的這些人馬,能夠好好讓這些胡軍見識一下,精銳和烏合之眾的區別,讓他們知道何謂朔方雄師!”
郭子儀這才恍然大悟。精神大振的他正要行禮應諾,卻只見杜士儀又策馬轉過身來正對著他,繼而一字一句地說道:“炫耀了軍威之後,你不妨在這些蕃軍之中挑揀挑揀。要知道,他們中間說不定有些族中刺頭,被塞過來說不定還有借刀殺人之意,可看過朔方雄軍的景象,聽了戰功升遷的富貴光景,未免不會有人慕名真心投軍,這樣的人你該收就收下來。既是自願,他們的族長難道還能說什麼?同是大唐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