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河東後,突然消失的那兩天,段廣真不但根本一句都沒問,而且對軍中隱瞞得死死的。直到眼看快要和郭子儀會合,那個替身很可能瞞不住了,他方才漸漸焦躁了起來。
就在他急得火燒火燎之際了,心腹親兵報來了一個訊息,前去各部傳諭的安北大都護府牙兵全都回來了,他總算鬆了一口大氣。等到夾雜在牙兵之中的杜士儀出現在他面前,趁著夜晚方才換了衣裳,替換了那個放在軍中的替身,段廣真方才忍不住問道:“大帥到底是去哪了?”
“我當初在雲州時,曾經收留過因為契丹之亂,而被趕出奚族故地的度稽部等三部,如今奚族遭到安祿山頻頻攻伐,度稽部俟斤吉哈默已經率眾西遷。而范陽平盧節度使安祿山乃是李林甫的私人,故而,我少不得佈置人去應對幽州那邊的動態。事已至此,我和李林甫已經勢不兩立,我可不想正在征伐的節骨眼上,被人在腰眼上捅一刀。”
吉溫在雲州構陷杜望之,試圖牽連杜士儀那檔子事,如今河東已經人盡皆知,對肆意構陷的吉溫,口誅筆伐的山野隱逸大有人在,各郡太守則是有的觀望,有的上書請求懲處。杜士儀挑了段廣真隨行,也是因為昔日段廣真曾經遭受過不公,不似裴休貞那樣出身世家,城府深沉。果然,聽到杜士儀是為了以防腹背受敵,段廣真信以為真,當即忿忿不平地說道:“安祿山這樣毫無功勞的胡兒竟然也能當上節度使,陛下真是被李林甫這等鼠輩矇蔽了!”
李林甫在朝一手遮天,這位不出長安的右相併不在意外間的風評,只道是能夠把天子給哄好了,縱使天下人都指斥他是奸佞也無所謂。但他並不知道,這種風傳天下的輿論並不僅僅是因為別人對他把持朝政的恨意,而且也有李隆基的縱容。
所以,此刻聽到段廣真竟是因為李林甫而對安祿山嗤之以鼻,杜士儀不禁哂然。盛世維持了這麼久,李隆基這個太平天子也當了這麼久,瘦死的駱駝都比馬大,更不要說如今李隆基自以為功業直追太宗李世民,已經站在了頂峰,官民百姓對於天子的敬畏刻在了骨子裡,自然把什麼都歸罪在奸臣身上,日後出了什麼事便能夠輕巧搬掉絆腳石。他並沒有去反駁段廣真的說法,而是輕輕巧巧兩三句話就岔開了話題。
要扭轉上千年來君臣禮法對人的影響,只有運用輿論攻勢潛移默化!
又是數日馬不停蹄地疾行,就只見安北牙帳城赫然在望。河東節度麾下此次的兵馬來自雲州守捉、代州軍、朔州大同軍,不是段廣真的嫡系,就是杜士儀自己昔日統帥過的兵馬,如此可以不虞和朔方軍有配合以及指揮的問題,但這些人全都來自河東道本地,此前固然隨同王忠嗣征伐過奚族和契丹,也曾陳兵磧口,又攻伐過烏蘇米施可汗的牙帳,可全都是第一次蒞臨昔日的突厥牙帳,如今的安北牙帳城。
就連段廣真,望著春日綠油油一望無盡草原上,那座巍巍矗立的雄壯城池,亦是不禁驚歎道:“這真是前所未有!”
杜士儀知道,這樣的平地起堅城,在目前對於漠北的遊牧民族來說自然是莫大的震懾。但哪怕沒有他,歷史上一統漠北的回紇也曾經在建起過多座城池,只是論規模,在如今正處在盛世的大唐全力支援之下,這座安北牙帳城已然不可超越,僅此而已。此時此刻,他策馬馳上前頭一座小丘,回望下頭那旌旗招展的兵馬,突然感慨萬千。當看到這支遠望安北牙帳城後起了陣陣騷動的軍隊,漸漸安靜了下來,他便運足中氣大吼了一聲。
“河東的勇士們,這就是我大唐安北大都護府所在,安北牙帳城!”
“大唐威武!”
隨著段廣真的振臂一呼,萬餘兵馬中立刻傳來了應和的聲音。那威武的回聲在偌大的草原上緩緩迴盪,以至於安北牙帳城的城牆上,早一步抵達的郭子儀和張興陳寶兒一同俯瞰河東軍一行,忍不住出口讚歎道:“不愧是河東健銳,不遜我朔方!”
“郭將軍,以後河東和朔方也就是一體了。”張興在旁邊笑著插了一句話,表情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振奮,“從此之後,朔方、河東、安北牙帳城,便猶如鐵三角一般釘在我大唐北疆。”
陳寶兒也附和道:“這可是大帥出鎮安北牙帳城之後,對外打的第一仗,接下來要仰仗郭將軍了。”
郭子儀看似豪爽,心思卻細膩,抵達之後對奉杜士儀之命坐鎮此地的張興和陳寶兒全都客氣有禮,而對於昔日同僚僕固懷恩,以及下屬李光弼,他也從來不擺架子。不過,人都喜歡聽好話,張興和陳寶兒都對自己如此推崇,他自覺面上有光,當即打了個哈哈道:“我可是大帥的老部下了,這仗要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