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第一次來平康坊,當下便笑著解釋道:“京城諸坊之中,就屬平康坊進奏院最多,計有同、華、河中、河陽、襄、徐、魏、夏州、容州等眾多進奏院。這些進奏院皆列於十字街之北,最是顯眼。每逢歲舉,常有各州士子借住。坊間北門東邊三曲,私ji雲集,也是因為這許多進奏院年年眾多鄉貢進士和鄉貢明經雲集的緣故。”
果然,正如劉墨此言,平康坊興許有那麼些銷金窟,但總體卻頗為清淨,寺廟道觀便有數座,此外還有不少官員府邸。其中,黃門侍郎崔泰之的宅邸位於南門之西北,南邊則是緊挨著刑部尚書王志愔的宅第。若以崔泰之曾經當過工部尚書來說,竟是南北二尚書的格局。
然而,和東都永豐裡崔氏六房同居,因而宅院寬廣庭院深深相比,崔泰之的這座宅邸便要簡樸得多。門前不但未列戟,更因為沒有挨著坊牆,雖位列正三品,卻也沒法向坊牆開門。
進了崔宅那座樣式簡樸的烏頭門,便是第一重大院,待到第二重正門之際,早有管事迎了出來。大約是早就得了東都那邊的吩咐,那中年管事分外殷勤,親自領了杜士儀等人在前院東南隅的一處兩進院子安置了之後,又笑著解釋說這從前就是崔宅招待客人的小院,清幽雅靜云云,又把杜士儀隨行的那幾個石工安排在前頭的那東西廊房中,至於劉墨這些家丁們,也都各有安置之處。
而等到這一切都安頓好,已經是傍晚時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