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送信的下人。小人一時就給耽誤了。還請殿下恕罪……”
寒盟顧不上聽他嘮嘮叨叨的請罪,急忙問道:“那張名帖你放在什麼地方了?”
捏著那張名帖,寒盟的臉色舒緩開來,這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江州左家果然識趣,不愧是名揚天下的皇商。
他默默記下名貼上的地址,嘴角揚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平樂想在此時刁難他,她大概想不到,即使沒了公主府的後援,他寒盟也未必就真的一籌莫展。
第五十二章 何必說忘卻營營(中)
這一日,便是欽差動身南行的日子,也是靜王妃回江州省親的日子。
清晨,宮中的染墨軒裡,曲千秋已然梳洗完畢。她和往常一樣坐在琴案前,手指習慣的搭在弦上,卻沒有一點彈奏的意思。今日就是欽差和絕顏一同離京的日子,不知他們這一去,又會變生出怎樣的局面。
她就這樣呆呆的坐著出神,不知過了多久,軒外忽然傳來一陣通報聲,說是尚陽宮李美人前來看望曲姑娘。
她不禁有些無奈。她進宮居住雖然也已有些時日,但是她的染墨軒在這宮裡卻與別人很少來往,不過尚陽宮那位溫柔賢淑的李娘娘似乎是個例外。不知從何時起,這位和她素無瓜葛的李美人不知為何突然對她青眼有加,來往得殷勤起來。不是邀她過去小聚片刻切磋繡藝,就是來看望她,和她一道閒話家常。曲千秋心裡縱然已經疑雲密佈,面子上也只得和和氣氣,不得不和她敷衍一番。
幾句寒暄過後,李美人坐了下來,同時示意她身後的宮女將手裡捧著的一個扁長的錦盒放在桌上。曲千秋瞟了一眼錦盒,只道又是李美人所贈的禮物。
李美人照常先開了口,她未語先笑:“千秋啊,今日我來,是有一件喜事要告訴你呢。”
“喜事?什麼喜事?”曲千秋有些茫然,什麼樣的喜事值得李美人一大早就跑來通知她?
“還能有什麼喜事?”李美人盈盈笑道,“自然是你的終生大事。昨日陛下已經親口答應為你賜婚,許了你和雍大人的婚事,這還不是大喜麼?”
一口氣說出這個訊息,她心裡真是說不盡的得意與輕鬆。御史令雍雪見本就是朝中重臣,而七皇子寒澈因為傷重修養,現在還沒有返回京都,所以保衛京畿的禁衛府的兵權仍在雍雪見手裡。更不要說他就要承襲大司空一位,到時就可以位列三公。
這樣一個人的支援,對他們母子來說自然是舉足輕重的。當初她沒有想到,御史令雍雪見會願意站在她們這一邊,確定這點之後,她真是欣喜若狂。這位雍大人也沒有讓她失望,特別是在鹽鐵轉運使一事上對他們助力良多,才使得三皇子那一派的人選在朝上敗下陣來。
她知道雍雪見一直心儀尚書令曲伯俞的這顆掌上明珠,只不過先前礙於蕭後的安排不便說出,這也是他不滿太子一派,從而願意投靠他們的原因之一。所以她才會刻意接近籠絡曲千秋,並且對她的賜婚一事分外熱心,終於在昨天被她瞅準一個機會向天成帝進言,將曲千秋指婚給了雍雪見。
若無她的進言,曲千秋恐怕只能在宮中繼續住下去了,天成帝一時是想不起她的存在的。試想女兒家的青春經得起幾多蹉跎?如今有了這層賜婚的人情做保障,想必那位雍大人一定會感激他們母子的成全吧,從今後也理應會對他們更加忠心耿耿了。
想到這裡,李美人眼角笑意更濃。
曲千秋越聽越是迷惑,親口賜婚這早在她的意料之中,但是許了雍大人的婚事,這是怎麼回事?這個雍大人的名字又是何時與她的名字聯在一起的?她心裡暗自思索,滿朝如今就只有一個雍大人——御史令雍雪見,莫非皇上要把她指婚給他麼?可是,為什麼?就算他的確是朝中的才俊之一,但在她的記憶裡,那個雍大人似乎不曾和她有過什麼交集,和曲府也是一樣,怎麼會突然有這麼一樁賜婚?
儘管心裡思緒紛亂,但是看到李美人的笑容,曲千秋還是決定暫且把滿腹疑雲壓了下去,定了定心神,繼續這番摸不著頭腦的對話。
“這——”她低下頭去,看在李美人眼裡,正是一個口是心非待嫁女兒的模樣,“千秋不知道娘娘在說什麼。”
只除了一點,她是真的不知道李美人在說什麼。
李美人不以為怪,只以為曲千秋是在害羞,於是笑容滿面的說了下去,眼裡的真摯笑意叫人看了會錯以為被賜婚的是李美人自己的女兒。
“賜婚的事情陛下已經說出口了,那是金口玉言,再無更改的。聖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