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千軍萬馬還難對付。
這個道士當然也不是等閒之輩,為了能除掉那個瞎子,他做了周密的計劃。首先,他要pk的是瞎子驚人的洞察力就是你內心深處的所思所想,那個瞎子能一眼看穿,這種能力太可怕了。
怎樣應對瞎子如此強悍的洞察力呢?
道士開始練習“統攝心神”的能力。
所謂的“統攝心神”,就是控制自己意念、念頭的能力。佛經上說過,世間最難的事情,就是駕馭自己的內心,所謂的“大將軍能統帥千軍萬馬,卻無法統御自己的心”。
對於一般人來說,越提醒自己不去想某件事,卻往往會想的更多;越想遮蔽自己的某個念頭,那個念頭卻會更頻繁的出現。
而道士“統攝心神”的能力,則練得極為爐火純青。他可以自由關閉與開啟心中所有的念頭。之所以練這個功夫,就是要對付那個瞎子洞察力的你洞察力再厲害,我內心中根本不出現那個念頭,那你就“洞察”不出來了。
之前,道士曾經有個武功高強的師兄,自恃自己勇力過人,曾經獨自上山,去殺那個瞎子,沒想到在經過一個山谷時,被從山谷上滾下來的一塊巨石,砸成肉泥。因為那個瞎子,早已“洞察”出這個師兄的意圖,並連他行走的速度、位置、路線,也都一清二楚,所以在師兄必經的道路上,早已設下機關,於是那位可憐師兄的,一身武功無從施展,連瞎子的面都沒見到,就變成了一堆肉泥。
後來,道士的師傅感嘆到,對於瞎子這樣的人物,光靠武力,基本沒有任何效果。於是,在反覆琢磨如何才能除掉瞎子的過程中,道士也漸漸悟出來,要想接近那個瞎子,首先要把自己心中殺他的念頭儘量“藏起來”就是在見到、接近那個瞎子過過程中,心中出現殺他的念頭越少,就越難被瞎子探測到。
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絕對做不到的。
為了騙過瞎子,道士也做了艱苦的訓練,他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在山裡採藥的藥農,並且把心中自己的真正身份和目的,儘量減弱,直至基本消除掉。
道士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去做這種心理上的練習,還有對念頭的控制能力。最後,他終於達到了收放自如的程度。
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催眠,讓自己從內心中相信,自己是另外一個人。
於是,道士開始以藥農的身份並且他內心,也能完全把自己當成一個藥農慢慢逼近那個瞎子隱居的山裡。
在此過程中,一切都很順利,他要殺掉瞎子的那個念頭,絲毫沒在心中出現。他只是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藥農,然後要到某個地方去採藥,那個地方也許會遇到什麼人之類等,道士在腦子反覆默唸著這類想法。
第40章 奇怪的野羊
這個過程進展的很順利,一直來到那個瞎子隱居的寺廟門前時,瞎子都沒有感覺到。道士正在向成功慢慢逼近,但就在這最後關頭,卻出了問題。是什麼問題呢?
道士在刻苦磨練“統攝心神”的功夫時,想的不可謂不周到他特意鍛鍊了自己在聽覺、視覺、和觸覺上的抗干擾能力,就是說,從視覺、觸覺、聽覺上,無論怎麼誘導他,他都能穩住心神,幾乎不受干擾。
但他忽略了致命的一點嗅覺。
人的很多回憶,就是透過嗅覺喚起的。
科學研究表明,哺ru動物鼻膜上的神經細胞,能聞出1000種不同的氣味;當一個人聞到某種特定氣味時,會立刻回憶起產生氣味的那個場景,並且很多細節都會回想起來,生動而鮮明。
倫敦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傑伊?戈特弗裡,透過研究發現在所有記憶中,與氣味有關的記憶,最不容易被忘掉。視覺記憶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就可能淡化,而與嗅覺有關的記憶,則要長久的多。
那個瞎子的嗅覺,本來就非同尋常,他當然瞭解嗅覺的威力和作用。
道士離那個瞎子住的房子越來越近,他的“念頭”也控制的非常好。一切都進展的非常順利。但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忽然,道士聞到那種特殊的氣味。那種氣味是那麼熟悉,是他在道觀裡幾十年來,每天都與這種氣味朝夕相處,侵yin其中,甚至到了熟而不察的地步。
那種氣味,就是道觀裡燒的香的氣味。他們那個道觀裡燒的香,非常特別,是道觀裡的道士們,利用山上特產的丁香花,加上其他原料,親手做出來的,因此和別的道觀或寺廟的燒的香,在氣味大不一樣。
沒想到,竟在幾百裡以外的一個山上,再次聞到這種熟悉